妈妈留下后,泡馍馆的炊烟依旧袅袅,可爷爷眉间的愁云没散。
晚饭过后,他坐在油灯下,摊开一个皱巴巴的账本,手指在上面一遍遍摩挲,嘴里念念有词:“欠王老板的三百,欠李婶的两百,还有债主那五百,这眼看就要到还款日了……”妈妈坐在一旁缝补衣服,叹了口气:“爸,实在不行,我把我陪嫁的镯子当了吧,先把急的债还上。”
“不行!”
爷爷立刻摆手,“那是你娘家给你的念想,说啥也不能动。
大不了我再去打几份零工,总能凑够。”
囡囡趴在桌子边,看着账本上密密麻麻的数字,心里清楚,前世爷爷就是因为妈妈和别人跑了把家里的钱拿走了,突发脑溢血,最后一病不起活活给猝死了。
他不能让爷爷再走老路。
他盯着桌上剩下的半个馍,突然眼睛一亮,想起前世巷子里的小孩都爱吃小零食,而爷爷的泡馍都是大碗的,小孩根本吃不完,大人也觉得给孩子点一碗不划算。
“爷爷!”
囡囡突然举手,像在幼儿园回答问题似的,声音脆生生的,“我有办法挣钱!”
爷爷和妈妈对视一眼,都笑了。
妈妈摸了摸他的头:“囡囡娃有啥好办法?
是不是想把你的玩具拿去卖了呀?”
“才不是呢!”
囡囡摇摇头,小手比划着,“爷爷做的泡馍太大啦,张奶奶的孙子、王叔叔的女儿,每次来都只吃一点点,剩下的都浪费了。
我们可以做小份的泡馍呀,像我的小拳头那么大,卖给小朋友!”
爷爷愣了愣,随即皱起眉:“小份的?
那得多少面,多少汤,还不够费事的,能挣几个钱?”
“能挣好多呢!”
囡囡急得站起来,拉着爷爷的袖子,用童言童语把想法说透,“小朋友都爱吃小的东西,叫‘迷你泡馍’!
一碗收五块钱,比大份的便宜,爸爸妈妈肯定愿意给孩子买。
巷子里有好多小朋友,每天卖十碗,就能挣五十块,慢慢就够还债啦!”
他还想起前世有家长抱怨泡馍里的肉块太大,孩子嚼不动,又补充道:“爷爷,迷你泡馍里的肉要切得碎碎的,汤要熬得更烂,再加点小朋友爱吃的胡萝卜丁,肯定受欢迎!”
妈妈听着,眼睛亮了:“这主意好像真有点道理。
巷子里确实有不少带孩子的家长,每次来都纠结要不要点一碗。”
爷爷却还是犹豫:“可这都是你瞎想的,万一没人买咋办?”
囡囡知道爷爷不信,他眨了眨眼,又搬出“做梦”的借口:“爷爷,我梦里就是这样的!
梦里咱们家的迷你泡馍卖得可火了,小朋友都排着队买,张奶奶的孙子一次吃了两碗,还说要带同学来呢!”
他说得有板有眼,连细节都有,不像是瞎编的。
爷爷看着孙女笃定的眼神,又想起昨天囡囡娃精准说中他心里的苦、还有债主推他的事,心里的怀疑渐渐淡了。
或许,这孩子真的是老天爷派来救急的小福星?
“行,那爷爷明天试试。”
爷爷拍了拍囡囡的头,“就按你说的,做小份的,切碎肉,加胡萝卜丁。”
第二天一早,爷爷特意和了一小盆面,擀成巴掌大的小饼,烙得外脆里软。
炖肉时,他把一部分羊肉切成碎末,又切了些胡萝卜丁备用。
刚把第一碗迷你泡馍端上桌,张奶奶就带着孙子豆豆来了。
豆豆一看见小份的泡馍,眼睛都亮了:“奶奶,这个好小呀,我能吃完!”
张奶奶也乐了:“老李,你这是啥新花样?
正好豆豆总嫌大份的吃不完,这个刚好。”
爷爷笑着把泡馍递过去:“这是囡囡娃想的主意,叫迷你泡馍,给小朋友准备的,五块钱一碗。”
豆豆舀了一勺,碎碎的肉丁混着软烂的馍,还有甜甜的胡萝卜丁,一口下去眼睛都眯起来了:“好吃!
奶奶,太好吃了!”
一碗泡馍很快就被豆豆吃完了,张奶奶二话不说,又买了一碗打包,说要给邻居家的孩子尝尝。
消息像长了翅膀似的,很快传遍了巷子。
一上午,就有好几个家长带着孩子来尝鲜,迷你泡馍卖出去了十五碗。
爷爷算了算,光这一上午,就挣了七十五块钱,比平时卖三大碗泡馍还多!
晚上关店时,爷爷看着账本上的数字,笑得合不拢嘴。
妈妈也高兴得给李念煮了两个鸡蛋:“囡囡娃真是个神童!
要不是你,我们还在愁咋还债呢。”
爷爷摸了摸囡囡的头,眼神里满是惊叹和欣慰:“囡囡娃,你这脑子咋这么灵光?
这些主意,爷爷活了大半辈子都没想出来。”
囡囡挠挠头,笑得一脸天真:“就是做梦梦到的呀,梦里还有好多好多让泡馍馆变热闹的办法呢!”
爷爷和妈妈对视一眼,都从对方眼里看到了“惊为天人”的认可。
他们知道,这六岁的娃娃,绝不是普通的孩子。
而囡囡心里清楚,这只是偿还外债的第一步。
接下来,她还要想更多办法,让泡馍馆的生意越来越好,彻底守住这个家。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