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冬天,第一场雪下得很大,把整个村子都盖住了,门口的竹子也被雪压弯了腰,竹叶上积满了雪,看起来沉甸甸的。
就是在这样一个寒冷的早晨,秀兰去给奶奶送早饭时,发现奶奶躺在地上,动弹不得——她中风了。
我们又一次把奶奶送到了医院。
医生说,奶奶年纪大了,中风后恢复的可能性很小,以后可能都站不起来了,需要有人照顾。
从医院回来后,奶奶就被安置在她的房间里,那张旧木板床铺上了厚厚的被子,可还是挡不住房间里的寒气。
秀兰每天都会给奶奶擦身、喂饭、换尿布,可她还要上班,不能每天都待在家里。
秀兰的爸爸因为过度悲伤,身体也越来越差,只能偶尔帮忙照顾一下。
我每天下班都会先去老瓦房,帮着秀兰照顾奶奶,可就算这样,我们还是觉得力不从心。
2016年春天,天气渐渐暖和了,可老瓦房里还是一样冷。
奶奶的身体越来越差,吃的东西越来越少,有时候一天只喝几口粥。
秀兰怕奶奶饿,就每天给她1煮点鸡蛋羹,可奶奶总是吃不了几口就不吃了,说“没胃口”。
有一天,我下班去老瓦房,刚走到门口,就听到奶奶的房间里传来“咚”的一声闷响。
我赶紧推开门进去,看到奶奶躺在地上,头磕在了床腿上,嘴角流着血,舌头吐出大半,眼睛瞪得大大的,己经没了呼吸。
我吓得赶紧喊秀兰和她爸爸。
秀兰跑进来,看到奶奶的样子,一下子就瘫坐在地上,哭得说不出话来。
秀兰的爸爸蹲在奶奶身边,手抖着去探奶奶的鼻息,过了好一会儿,他才缓缓地说:“没气了……”后来我们才知道,那天秀兰因为要加班,中午没能及时回来给奶奶送午饭。
奶奶饿得不行,就想自己下床找吃的。
可她中风后,腿根本动不了,只能扶着墙慢慢挪。
刚挪到床边,就脚下一滑,摔在了地上。
奶奶的房间里,桌子上放着一个空碗,碗里还有一点发霉的玉米面,那是她昨天没吃完的。
地上散落着几个掉在地上的馒头,己经干得像石头一样。
我们都知道,奶奶是饿坏了,她是为了找口吃的,才摔死的。
奶奶的葬礼比秀兰妈妈的还要简单。
小舅子赶回来时,看到奶奶的遗体,跪在地上哭得死去活来:“奶奶,我对不起您,我没能照顾好您!”
秀兰抱着小舅子,眼泪不停地掉:“是我不好,是我没及时回来给奶奶送午饭,是我害死了奶奶!”
出殡那天,天又下起了雨,和爷爷、秀兰妈妈出殡时一样。
送葬的队伍走在竹林里,雨水顺着竹叶滴下来,落在棺材上,发出“嗒嗒”的声音,像是在为奶奶哭泣。
奶奶被埋在了秀兰妈妈的旁边,两座坟挨在一起,坟前的竹子长得更密了,把两座坟都快挡住了。
村里的老人说,人去世后,要过了49天,灵魂才能彻底离开,这49天里,灵魂会一首待在自己熟悉的地方。
秀兰的爸爸每天都会去奶奶的坟前看看,给她烧点纸钱,嘴里念叨着:“妈,您放心走吧,我们会好好照顾自己的。”
可我们都没想到,这49天还没过去,老瓦房里的悲剧,就又一次上演了。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