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冉手指轻敲着木制书桌,指腹摩挲着斑驳的边角。
窗外雨滴斜斜飘落,疏密有致地敲打着玻璃,似乎在窃窃私语。
身后老式立柜拉门微微晃动,仿佛也被这细雨唤醒了旧时光。
洛一辰的声音还在耳畔萦绕:“林老师,你真的确定没有遗漏什么细节吗?”
林冉收回视线,望向角落那只熟悉的翻盖铁皮盒——母亲留下的遗物。
她迟疑片刻,走过去,手掌伸出又收回,终于鼓起勇气将盒子拉到了灯下。
铁盒开合的咔哒声打破房间的寂静。
一层层泛黄的课本、烫金的童谣册,最后露出一张折叠整齐的旧信封。
信封无名无署,仅有一串模糊的字符——“命运雨巷,勿忘童年”。
林冉顿了一下,心脏忽然漏跳了一拍。
她迟疑地打开信纸,字迹陌生而生涩,句句剥去时间的尘埃:“有些门,不该打开。
雨巷深处,红砖墙下。
你与致远那天的约定,至今还有人记得。
请别忘记,无论真相如何,你们都是彼此唯一的牵绊。”
她的手微微颤抖,眼角闪过一丝迷惘。
童年记忆被翻搅,梧桐树下的雨夜、湿漉漉的纸鸢、宋致远苍白脸庞上的坚韧与脆弱——那些被她刻意遗忘的细节,如今骤然袭来。
房门轻响。
洛一辰披着雨衣走了进来,眼神在林冉手中的信纸上一扫而过,敏锐地觉察到异样。
“发现了什么?”
他声音低沉,仿佛怕惊扰了这份久违的静谧。
林冉没有回答,而是将信纸递了过去。
洛一辰接过,眉头紧锁,坐在她对面细细端详。
“这信……好像不是近期写的,纸质很旧,而且字迹明显有掩饰。”
林冉咬着唇,“我不记得家里有这封信。
也许和案子有关……”洛一辰放下信,思索片刻,“‘红砖墙下’指的是什么?
你童年时,有过什么特别的约定吗?”
雨声愈发急促,房间里的气氛层层叠加。
林冉用指尖拨弄着信纸,回忆断断续续浮现——十岁的那个夏夜,她与宋致远在旧巷口用粉笔写下永不分离的许诺。
母亲关于雨巷的禁忌警告,还有那场突如其来的意外……一阵手机铃声骤然响起。
林冉下意识抬头,却见来电显示赫然是宋致远。
她犹豫着按下接听键。
对面传来致远冷静的问候:“我刚在案卷里看到,你小时候好像曾目睹一起小巷事故。
你还记得细节吗?”
林冉的呼吸一滞,手指微微缩紧。
“只记得,是一堵红砖墙,墙角有一摊水渍。
很暗,有人喊叫,但……之后再没提起。”
宋致远声音低沉,“我们今晚需要谈谈,我这边案情有突破,与你童年的记忆可能有关。”
电话挂断,林冉与洛一辰相视无言。
雨声渐急,空气里仿佛浮现迷雾般的压抑和紧张。
“你要见致远?”
洛一辰斟酌言辞,眼神复杂。
林冉轻轻点头,转身收起信纸。
她再次打开铁皮盒,翻找其它遗留碎片,却只看到母亲生前的照片、残破的钥匙链,还有一张折角的地图切片,正好标记着雨巷市老城区的某个隐秘小巷。
洛一辰站起身,语气平静却不容拒绝:“让我陪你一起去。
现在的局势不明,案子很可能和你们过去有关。
你不能单独行动。”
林冉望向洛一辰,说不清心头的情绪,是感激还是愧疚。
片刻后,她妥协地点头。
不远处,许晴发来的微信提醒亮起:小心你们的选择,某些记忆藏着危险。
夜色罩下,林冉和洛一辰撑伞走出门。
湿润的空气混合着旧时庭院的泥土气息,雨巷市的雾幕下路灯昏黄,街道两侧的雨水汇成流光。
两人沿着标记好的地图碎片逐渐逼近童年禁区,脚步下的石板空响回荡在深巷之中。
红砖墙终于现身,潮湿的墙面斑驳陆离,墙脚残留着一小块旧粉笔痕迹,仿佛还在诉说那年的誓言。
林冉突然停下,在雨幕中怔怔望着那道曾带来伤痕和温柔的矮墙。
洛一辰正在察看墙角,目光停留在一处微妙的裂缝,“这里,好像埋着什么东西。”
林冉屏息,俯身探看。
墙缝里露出一端铁皮盒盖。
洛一辰蹲下,尝试用钥匙链撬动缝隙。
随着一声轻响,裂隙分开,露出一张同样斑驳的旧照片——几名童年小孩伫立雨夜,身后影影绰绰的高大身影,脸部却被水迹模糊。
林冉怔住,心里的谜团更加缠绕。
她忽然忆起母亲低语:“有一天,你会重新走回雨巷,找到遗失的答案。”
洛一辰凝望着照片,又瞥见墙后隐约露出的蓝色纸片。
他顺势抽出,却发现那是一份多年未解的古旧文件,上面印着家族徽章——竟是洛家早年企业的标志。
林冉疑惑地望向洛一辰,“你家为什么会卷进这里?”
洛一辰的表情由轻松转为凝重,似乎在挣扎着某种首觉:“我也不明白,但这一切好像真的在指向我们三人的童年。
也许,只有把旧信和这些线索拼凑起来,才能走出迷雾。”
夜风骤紧,雨巷深处灯光摇曳。
林冉握紧那张旧信纸,心底的某些回忆开始无声地崩裂。
无形中,他们三人的命运再次紧紧纠缠,朝着未知的谜团深处步步逼近。
而在红砖墙背后,那未及雨幕的角落,有一双目光,正安静地注视着他们的每一个行动。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