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彩小说尽在美食情缘!手机版

美食情缘 > > 陆星李帅《无敌全能大脑》全文免费阅读_无敌全能大脑全集在线阅读

陆星李帅《无敌全能大脑》全文免费阅读_无敌全能大脑全集在线阅读

稳安安稳 著

奇幻玄幻完结

金牌作家“稳安安稳”的优质好文,《无敌全能大脑》火爆上线啦,小说主人公陆星李帅,人物性格特点鲜明,剧情走向顺应人心,作品介绍:陆星只因在课堂上装了个逼,被轰出教室…… 晴天挨雷劈,这是“装逼”的因果! “系统”昙花一现,脑域开发度提升至20%,比爱因斯坦还聪明的天才诞生了! 心灵感应,异能?脑电波信号对他人产生影响,这是科学! 魂游太虚,修真? 音频震荡引发粒子波谐振,意识出窍进入外层空间,这是科学! 琴音使人顿悟,玄幻? 意念是生物电磁场,激活脑细胞使人变得聪明,这还是科学! 这是一个学渣逆袭,引领文明飞速进化,探索宇宙奥秘的故事……

主角:陆星,李帅   更新:2025-09-29 21:52:23

继续看书
分享到:

扫描二维码手机上阅读

周六清晨的阳光透过公交车窗,在陆星的笔记本上投下斑驳的光影。

他指尖夹着半张泛黄的实验记录纸 —— 昨天从陈默旧办公室抽屉里找到的,上面只残留 “脑域稳定剂:γ- 氨基丁酸 3%、镁离子 1.2mmol/L、脉冲频率 40Hz” 的碎片信息,还有一行模糊的字迹:“高能脉冲不可控,需生物反馈调节”。

“在看什么呢?”

林晓雨凑过来,马尾辫上的蓝色发绳轻轻扫过陆星的胳膊,“是陈默的研究记录吗?”

陆星把纸递过去,指尖不小心碰到她的手背,两人都愣了一下,脸颊同时泛起微红。

“嗯,只有几行碎片,” 他清了清嗓子,“提到了脑域稳定剂的成分,还有脉冲频率,可能和控制脑域开发有关。”

林晓雨仔细看着纸上的字迹,眉头微蹙:“γ- 氨基丁酸是抑制神经兴奋的,镁离子能调节神经元放电,这两种成分结合,应该是为了降低脑电波的强度,防止共振失控。

我爸爸说过,很多脑科药物里都有类似成分。”

公交车缓缓停靠在东海市脑科学研究所门口。

研究所是一栋灰白色的六层建筑,门口的金属牌上刻着 “国家脑科学重点实验室(东海分中心)”,玻璃门紧闭,门口站着两名穿黑色保安服的守卫,手里拿着安检仪,看起来戒备森严。

“怎么办?

我们没有预约,可能进不去。”

林晓雨有些担心,她昨天给研究所打了电话,接线员说不接受个人访客,尤其是涉及早期研究人员的咨询。

陆星观察着保安的状态 —— 左边的保安时不时揉太阳穴,眼神有些疲惫;右边的保安正低头刷手机,嘴角带着笑意。

他深吸一口气,闭上眼睛,集中注意力,将脑电波调整到 “温和放松” 的频率,朝着左边的保安轻轻传递过去 —— 这是他昨天练习的 “情绪引导” 能力,通过脑电波模拟放松状态的生物电信号,影响他人的情绪。

“我们只是来咨询学术问题,关于陈默教授的早期研究,不会打扰太久。”

陆星睁开眼,朝着保安走过去,语气平静自然。

左边的保安原本紧绷的表情渐渐放松,揉了揉太阳穴:“你们是学生?

来做课题研究的?”

“对,我们是高二学生,在做脑科学相关的课题,想参考陈默教授的论文,” 林晓雨连忙配合,拿出学生证,“就进去问几分钟,看看有没有公开的资料。”

保安看了看学生证,又看了看陆星平和的眼神,犹豫了一下:“行吧,只能在一楼的资料室待着,不能上楼,里面有工作人员,有问题可以问他们。”

两人连忙道谢,走进研究所。

一楼的资料室很大,书架上摆满了脑科学相关的书籍和期刊,几名穿着白大褂的研究员正坐在电脑前工作。

陆星走到书架前,按照 “陈默脑域开发高能脉冲” 等关键词寻找资料,林晓雨则去咨询工作人员。

“您好,请问有陈默教授的早期研究资料吗?

比如《高能电磁脉冲与脑神经元激活的关联性研究》相关的后续成果?”

林晓雨走到服务台,礼貌地问道。

工作人员是一位戴眼镜的中年女人,听到 “陈默” 的名字,愣了一下:“陈默?

他己经离职十五年了,他的研究资料大部分都封存了,只有少数公开的论文在书架 C 区,你们可以去看看。”

陆星和林晓雨来到 C 区,找到几本 20 年前的《脑科学进展》期刊,里面果然有陈默的论文,除了之前看过的那篇,还有一篇《脑域谐振的可控性实验初探》,里面提到:“通过特定频率的音频刺激,可调节脑电波强度,使谐振频率稳定在 35-45Hz,降低脑损伤风险。”

“音频刺激!”

陆星眼睛一亮,“就是琴音!

我之前弹钢琴时,脑电波会变得稳定,就是因为琴音的频率和脑电波共振,符合这里的研究!”

林晓雨点点头,翻到论文的实验数据页:“你看,实验用的音频频率是 40Hz,和你之前感知到的摆线振动频率差不多,这应该就是稳定脑域的关键频率。”

两人正看得入神,突然听到资料室门口传来争吵声 —— 是之前的保安和一位穿白大褂的男人在吵架,男人手里拿着一份文件,脸色很激动:“我都说了,陈默的封存资料不能随便看!

你们怎么能让学生进来?”

保安有些委屈:“他们说是来做课题的,而且看起来很老实……”男人朝着陆星和林晓雨走过来,语气严肃:“你们是来查陈默的资料?

我是这里的负责人,李教授。

陈默的研究涉及保密内容,不能对外公开,你们现在必须离开。”

陆星心里一急,突然注意到李教授的口袋里露出一张照片,照片上的人正是陈默,旁边还有一个模糊的身影,手里拿着一个类似脑电波检测仪的设备。

他集中注意力,用脑电波感知李教授的情绪 —— 里面有紧张、焦虑,还有一丝愧疚,似乎在隐瞒什么。

“李教授,我们只是想了解脑域开发的可控性方法,” 陆星语气诚恳,“我前段时间被雷击,意外开发了脑域,但担心强度失控有危险,看到陈默教授的论文,觉得能找到答案,没有其他目的。”

李教授愣住了,眼神里满是惊讶:“被雷击开发脑域?

你…… 你能控制脑电波谐振?”

陆星点点头,从书包里拿出手机,打开音乐 APP,用脑电波控制手机播放 40Hz 的纯音乐:“我能通过这个频率稳定脑电波,您听,这个频率和陈默教授论文里的实验频率一致。”

纯音乐响起,李教授的表情渐渐放松下来,愧疚感更明显了:“其实…… 陈默是我的老师,他当年离开,是因为研究遇到了瓶颈 —— 他发现高能脉冲能开发脑域,但无法控制强度,导致志愿者受伤,所以主动封存了资料,去国外继续研究了。”

“他去国外了?”

陆星眼睛一亮,“您知道他现在在哪里吗?”

李教授摇摇头:“不知道,他离开后只给我发过一次邮件,说在研究‘生物反馈稳定装置’,能通过脑电波自身的信号调节强度,之后就再也没联系了。

不过,他留下了一个箱子,放在研究所的储藏室,说如果有能稳定脑域的人来,就交给这个人。”

陆星和林晓雨对视一眼,都从对方眼里看到了兴奋。

李教授带着他们来到储藏室,打开一个积满灰尘的箱子 —— 里面有一台老旧的脑电波检测仪、一本厚厚的实验日记,还有一张光盘。

“这是陈默的核心研究资料,” 李教授把箱子递给陆星,“他说过,脑域开发不是为了个人能力,而是为了帮助更多人,推动脑科学发展。

你能主动寻找控制方法,而不是滥用能力,配得上这份资料。”

陆星接过箱子,心里满是感激:“谢谢您,李教授,我一定会好好研究,不辜负陈默教授的期望。”

离开研究所时,己经是下午。

两人坐公交车回家,陆星翻看陈默的实验日记,里面详细记录了脑域开发的过程、风险,还有生物反馈装置的设计图 —— 装置能通过贴在头皮上的电极,收集脑电波信号,自动调节脉冲频率,保持脑域稳定在安全范围。

“这个装置我们能做出来吗?”

林晓雨凑过来,看着设计图。

陆星点点头:“大部分零件在电子市场能买到,只是核心的信号处理器需要精准调试,可能需要用到我的脑电波感知能力。”

回到家,陆星迫不及待地开始研究实验日记,发现陈默的研究和自己的经历高度吻合 —— 雷击产生的高能脉冲激活了未开发的神经元,而 40Hz 的音频频率能抑制过度兴奋的神经元,防止共振失控。

他决定,等竞赛结束,就和林晓雨一起制作生物反馈装置。

接下来的几天,陆星和林晓雨全身心投入决赛准备。

决赛的实验操作题是 “精密电路调试与微观电流观测”,需要将一个复杂的电路调整到最佳状态,同时观测电路中微观粒子的振动频率,记录数据。

陆星用陈默日记里的方法,结合冥想和 40Hz 音频,开发出 “脑电波精准定位” 能力 —— 能通过脑电波感知电路中电流的微小变化,定位故障点,还能同步微观粒子的振动频率,精准记录数据。

林晓雨则负责分析电路原理,制定调试步骤,两人分工合作,配合越来越默契。

决赛当天,考场设在学校的实验室,共有 10 组选手参赛,每组需要在 3 小时内完成实验,提交数据报告。

陆星和林晓雨抽到的实验设备有些老旧,电路的接触点有氧化,电流不稳定,刚通电就出现了故障。

“怎么办?

接触点氧化,电流忽大忽小,无法测量准确数据。”

林晓雨皱着眉头,用万用表测量,指针剧烈跳动,“我们没有砂纸,无法打磨接触点。”

陆星闭上眼睛,用 “脑电波精准定位” 感知电路 —— 氧化层导致电流的电磁场不均匀,频率在 50-60Hz 之间波动,和电路的固有频率不匹配,产生了干扰。

他集中注意力,发出 45Hz 的脑电波,与电流的电磁场共振,慢慢调整电流的频率,使其稳定在 55Hz,这是电路的最佳工作频率。

“你看,电流稳定了!”

林晓雨惊讶地看着万用表,指针不再跳动,显示出稳定的数值,“你是怎么做到的?”

“用脑电波调整电流的电磁场频率,让它和电路共振,抵消氧化层的干扰,” 陆星解释道,“这和陈默教授的共振原理一致,只是应用在电路上。”

两人加快速度,开始观测微观粒子的振动频率。

实验需要用显微镜观测粒子的运动,记录振动周期,但显微镜的镜头有些模糊,无法清晰看到粒子。

陆星再次用脑电波感知 —— 镜头的焦距偏差了 0.02mm,导致成像模糊。

他用脑电波模拟焦距调节的信号,传递给显微镜的调节旋钮,虽然无法首接转动旋钮,但能通过共振让旋钮产生微小的振动,慢慢调整焦距。

“清晰了!”

林晓雨兴奋地说,显微镜下的粒子运动清晰可见,“快记录数据,还有一个小时就到时间了。”

陆星用脑电波同步粒子的振动频率,精准记录下每个周期的时间,林晓雨则快速整理数据,计算结果。

就在这时,旁边组的选手突然惊呼 —— 他们的显微镜灯泡坏了,无法观测,只剩下半小时,急得快哭了。

“我们帮你们!”

陆星毫不犹豫地说,他让林晓雨继续整理数据,自己则走到旁边组的实验台前,用脑电波感知灯泡的内部结构 —— 灯丝断了,但电极还完好。

他发出 30Hz 的脑电波,与电极的电磁场共振,产生微弱的电流,让灯丝的断口处产生电火花,瞬间熔接在一起。

“灯泡亮了!”

旁边组的选手惊喜地喊道,连忙开始观测,“太谢谢你们了!

不然我们就完了!”

陆星笑了笑,回到自己的实验台。

林晓雨看着他,眼神里满是欣赏:“你不仅厉害,还愿意帮助别人,陈默教授说的没错,能力应该用来帮助更多人。”

陆星心里一暖,继续和林晓雨一起整理报告。

3 小时后,所有组都提交了数据报告,评委开始审核,重点看数据的准确性和实验方法的创新性。

公布结果时,评委主席拿着陆星和林晓雨的报告,语气激动:“他们的实验数据误差只有 0.001%,是所有组里最精准的!

更难得的是,他们用创新的‘共振调节法’解决了设备故障,还帮助其他组完成实验,体现了科学研究的合作精神,一等奖当之无愧!”

全场响起热烈的掌声,陆星和林晓雨走上台,接过证书和奖品 —— 一套专业的实验器材,还有去东海市脑科学研究所参观学习的机会。

台下的王老师和张老师笑得合不拢嘴,张扬则低下了头,脸上满是羞愧。

赛后,李帅跑过来,兴奋地说:“星哥,你太牛逼了!

评委都说你的方法能写进教科书!”

陆星笑了笑,把证书递给林晓雨:“这是我们一起努力的结果,没有你的电路分析,我也做不到。”

林晓雨脸颊微红,接过证书:“我们下周一起去研究所参观,顺便问问李教授,能不能帮我们找制作生物反馈装置的零件。”

“好啊!”

陆星点点头,心里充满了期待。

回家的路上,陆星翻看陈默的实验日记,看到最后一页写着:“脑域开发的终极目标,不是个体的强大,而是让更多人拥有清晰的思维、健康的大脑,推动人类文明向更高层次进化。”

他握紧日记,眼神坚定 —— 自己不仅要控制好自己的脑域,还要制作出生物反馈装置,帮助更多像自己一样意外开发脑域的人,实现陈默教授的愿望,用科学的力量引领成长,让脑域能力成为推动文明进步的动力。

回到家,陆星打开电脑,搜索生物反馈装置的零件信息,发现大部分零件在电子市场能买到,只有核心的信号处理器需要定制。

他给李教授发了一封邮件,询问能否帮忙联系厂家,很快就收到了回复 —— 李教授愿意帮忙,还邀请他们下周参观时,带他们去见一位专门研究信号处理的专家。

陆星关掉电脑,开始冥想,同时播放 40Hz 的纯音乐。

他能清晰地感觉到脑电波在稳定地振动,与周围的粒子波产生和谐的共振,像是在和整个世界交流。

他知道,自己的旅程才刚刚开始,未来还有很多挑战 —— 制作生物反馈装置、寻找陈默教授、探索脑域开发的更多奥秘,但他不再迷茫,因为他有明确的目标,有林晓雨的陪伴,还有陈默教授留下的智慧和勇气。

躺在床上,陆星把陈默的实验日记放在枕边,心里默念:“陈默教授,谢谢您的资料,我一定会完成您的研究,让脑域开发成为造福人类的科学,而不是危险的实验。”

月光透过窗户,洒在日记上,仿佛在回应他的决心。

陆星闭上眼睛,嘴角带着微笑 —— 他知道,明天会是新的开始,一个充满希望和探索的开始。

网友评论

发表评论

您的评论需要经过审核才能显示

资讯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