股票投资是一种长期的投资方式,投资者需要耐心和毅力,不断学习和调整自己的投资策略,才能在市场中获得长期的稳定回报。接下来,媒市股网带你了解捷顺科技投资价值分析,做好相应的准备,捷顺科技财报希望可以帮你解决现在所面临的一些难题。

大华业绩快报解读:厚积何时才能薄发?

大华业绩快报解读:厚积何时才能薄发?

提起财报,每年一度的海康大华财报披露对于安防行业来说就跟过年一样热闹,而近日,海康大华也纷纷披露了2020年的业绩快报,作为财报的先导,这两家企业的业绩快报,基本上也能算上2020年一整年的安防晴雨表了。

从往年的财报看来,两家企业几乎都保持着业内领先的增长势头,各路人士看得无非就是两家谁涨得多,差距是进一步拉大,还是缩小。

不过今年,两家给出的确是完全不同的答卷,海康的业绩快报依旧保持可压倒性的强势,而大华的业绩快报则十分独特,一份增利不增收的答卷似乎预示着两家龙头,已经逐渐分道扬镳。

其实抛却那些光鲜的头衔,大华的背后,反映的是整个行业2020年遭遇的真实情况。

大华不努力,还是行业不景气?

从业绩快报来看,2020年大华股份实现营业收入264.7亿元,同比增长1.21%;利润方面,公司全年实现净利润43.45亿元,较上年同期增长24.2%;在股票方面,大华实现归属上市股东净利润40.01亿元,同比增长25.51%。

仅从数据上来看,如此强硬的增利不增收,即便是纵观全行业也是很少见的。

而要了解这背后的真实情况,就要把营收和利润单独拿出来分析,毕竟2020年的行业境况,实在是有些特殊。

先说营收,大华的业绩显然更贴接地气一些,同比增长1.21%也算是基本能够代表去年安防行业整体的情况——苦中作乐。

相比前几年的稳定增长,以稳健著称的大华在去年给我们交出1.21%的答卷其实并不意外。

从宏观来看,疫情几乎给了所有安防企业一次沉重的打击,尽管市场上快速涌现的红外测温需求让大华成为了第一批复工的企业,但疫情带来的项目延迟、需求减少还是给大华带来的沉重打击。

驰援火神山让大华拿到了提前复工的资格,但并未挽回业绩上的下滑

从季度看,大华直到Q3季度才实现同时期业绩的净增长,而即便到了Q3季度,大华相比往年业绩同样是呈同比下降态势,而Q4季度大华全线发力,实现营业收入103.01亿元,同比增长6%。算是挽回了前三季度的颓势。

Q3、Q4季度的发力总算是挽回了前两季度的营收下滑

而纵观大华在四个季度的表现,我们也不难看出,大华所反映的正是行业2020年的整体业务走向,从一二季度的大幅亏损,再到三四季度市场复苏,企业开始全线冲刺,再到全年整体的盈亏平衡。

大华股份,作为一个业务线涵盖整个行业的综合安防巨头来说,这个成绩无疑代表了行业本身的发展脉络。

综合近日其他安防头部企业发布的业绩快报来看,2020年除了智慧城市相关的智慧停车、智慧交通领域发展较好外,以传统监控业务为核心的安防业务表现平平。

特别是2020年作为雪亮工程的最后一年和新基建的开年,在G端的项目上呈现出激烈的竞争局面,以渠道为主的安防行业受到来自互联网企业的激烈挑战,这也是安防企业营收不佳的另一个原因。

而海外市场更是由于疫情的原因呈现出不稳定的特征,一方面交通运输受到阻碍,商品的过关效率较往年相比下降,另一方面后勤维护、店铺销售的人员成本、包括店铺本身的运营成本激增,更加剧了海外业务的不稳定性。

所以仅从营收来看,大华的营收基本上作为行业的大势图是没有问题的。

不过从利润上看来,大华的利润显然就没有那么普通了。

离谱的利润增长与大华的求变

提起大华的利润增长,华图微芯是2020年大华利润怎么也绕不开的一个关键词。

8月12日,大华股份发布公告宣布完成子公司浙江华图微芯技术有限公司100%股权,并已收到交易对方支付的第一期股权转让款6.12亿元,而此前消息披露,该次交易的全款为12亿元。

一时间舆论哗然,很多人都想不明白大华为什么会突然选择出售华图微芯,而坊间的各种猜测也在网络上横飞。

【什么为了换取股东分红的条件、现金流紧张等等】,迷惑恐怕是那个时期所有安防人对大华这一消息的反应。

其实这些猜测既对也不对,对的是条件都加大了大华出售华图的决心,但不对的是这些对于大华来说都不是出售华图的根本原因。

要知道虽然去掉这12亿元利润大华2020年有利润下滑的风险,但瘦死的骆驼还是比马大,大华作为安防行业名副其实的巨头即便去除这12亿利润,剩下28亿净利润依然能够维持企业的稳步发展。(而且28亿净利,足够很多安防企业赚一辈子了)

要知道企业不是傻子,追求财报好看虽然重要,但并不足以让企业抛售一家具有发展潜力的芯片公司。

特别是在全球挖矿流行、芯片短缺、华为海思被封锁、国产芯片百废待兴的时机,为了追求短期利益而抛售芯片企业,大华的管理层能带领大华走到今天,这些最浅显的道理显然他们明白得多。

而真正促使大华出售华图,背后就是大华的求变,即业务线的精简。

纵观今年所有安防企业的业绩快报,能够实现业绩、利润双增长的,且增长幅度增长较大的(相较疫情时期)的都是那些专注赛道的企业。

比如千方 科技 (智慧交通,营收增长8.66%)、捷顺 科技 (智慧停车,营收增长12.45%)等等,在智慧城市的各条赛道上,这些找准赛道的企业更容易发力。

即便是大华,也必须从智慧城市多样的赛道中做出取舍

说实在的,大华作为一家民营企业,能够在政府主要的安防行业同海康掰腕子这么多年已经实属不易。在这个渠道为主的行业里,大华做到这样,真的已经算是草根的逆袭了,想想从外资企业包围中突围,大华小心翼翼走过这么多年,对于经营谨慎些真的很容易理解。

而出售零跑、华图微芯,则正是大华对于细分赛道的取舍,这点其实也是大华的战略规划。

要说新能源 汽车 、芯片企业现在赚钱吗?当然了,无论是特斯拉、比亚迪、蔚来,还是芯片的海思、寒武纪,哪个不赚钱?但赚钱的背后是同样巨大的前期投入。

寒武纪融了多少轮资才足以支撑到其上市?蔚来在发展的过程中又遭遇过多少磕磕绊绊?这些都是一个企业,尤其是集团型企业决策人需要考虑的问题。

而这对于刚刚经历总裁(李柯)和高管离职的大华而言,想找一个有能力的人去规划这些资产并维持集团的长远发展是一件很难的事情。

更何况这些资产在收到回报以前,显然也需要大量的成本投入,这对于大华来说都是很难接受的。

此外,突然爆发的疫情成为了压垮大华出售华图的最后一根稻草,在主营业务萎缩,抗疫遥遥无期、子企业需要巨额成本的前提下,精简业务轻装上阵已经成为大华业务发展的重要举措。

所以纵然称得上是壮士断腕,但大华仍旧义无反顾,毕竟做生意,能赚钱才是最重要的。

大未必能做到全,精简业务为了更好发展

3月1日,电商巨头苏宁宣布转让主营业务23%的股权,售价148亿,而与其一同进行的还有苏宁对于旗下 体育 事业的全板块砍掉。

有消息指出,苏宁针对零售业务的计划也已经开启。

而苏宁总裁张近东也在微博放出豪言,如果京东的增速比苏宁易购快,就把苏宁易购的股份送给他,并且还继续对媒体称2021年苏宁易购要做到扭亏为盈。

先不说苏宁能不能做到放出的豪言,从企业发展的层面来看,在全行业都在精简结构轻装上阵的当下,大华出售华图微芯,也属于再正常不过的业务变动。

张老板的“坐不住”,本质上还是为了企业盈利着想,步子太大总有拉胯的时候

然而业务变是变了,但问题就在于大华2021年能否做到业务上的腾飞,毕竟在业务精简过后,如果企业运行效率还没有上涨,那无疑会进一步降低大华投资者们的信心,这对于一个上市企业来说是极为不利的。

不过从股价上来看,大华持续上涨的股价也说明了投资者对于大华的信心,去年刚得到冯柳私募大举加仓的大华同样也是志得意满。而这份信心能否持续下去,则要看2021年大华的具体表现。

毕竟如果轻装上阵,还是被杀个下马威,那也太说不过去了。

致过去的2020:蛰伏蓄势 借力上青云

暖春三月,春光明媚。熬过了疫情大考之后的安防企业陆续发布了2020年度业绩报告,比想象中平稳。站在“十四五”开局之年跟前,以蛰伏蓄势之姿,向未来积极展望。

上半年“蛰伏” 下半年猛进

相较于半年报的整体低糜情况而言,随着疫情得到控制,市场回暖,企业三四季度的业绩普遍增长较为迅速,年度业绩基本都回升到正向增长。部分企业的年度报甚至远超出预期,总营收和净利均翻番,比如高德红外、达实智能。不过,总体来看,大部分企业2020年总营收和净利润同比增长率较往年均有所下滑,除疫情原因外,企业自身经营性因素占主因。

截止3月12日未公布2020年度业绩报告的企业不在列

年度业绩的构成,很大程度上还取决于企业所专注的行业领域的项目周期,一般而言,政府类及大中型公共类项目周期都比较长,如雪亮工程、新基建或消防、水利、应急等项目,需要1-3/5年周期不等。中小型项目周期稍短,但也需3-5月的时间跨度。企业营收一般以项目验收回款金额作统计,因此,较长的项目周期对企业当年营收统计有较明显影响,不过,也正因为如此,持续且较稳定的增长率是考验一家企业真正实力的重要参考标准。在这方面,海康威视、大华股份行业领军企业依然不负众望,稳中求进,续写大厂风范。

作为行业领军企业,凭借多年的深厚积累,海康和大华本身拥有强大的资源底座,包括软硬件技术研发实力、丰富的渠道网络、成熟的市场拓展经验等,这些资源也持续驱动着企业大者恒强。加之对市场的敏锐洞察,积极在创新领域进行尝试和部署,使得两大巨头不仅持续保持着在安防市场的霸主地位,同时也借深厚的视频AI技术、大数据服务及AIoT平台能力拓展了更多垂直应用领域,完成了从单一智能安防厂商朝综合性智慧解决方案提供商的角色转型,业务市场进一步拓宽,企业盈利能力多线并举。

从多家企业2020年期间发布的Q1、Q2 、Q3 、Q4经营报告来看,过去的2020年是艰难的一年,尤其对上半年而言,疫情使得各类项目进展中断或延后。所幸到下半年,市场逐步恢复到疫情前水平,并在新基建、行业数字化升级等机遇下迸发出新的活力,不少企业也通过灵活的调整经营方案,结合企业多年积累的资源优势,在某些行业领域做细做深,为艰难的2020年贡献了大部分业绩,比如捷顺 科技 和达实智能。

凭着在智慧停车领域的深耕细作,捷顺 科技 如今已成长为智慧停车行业的一家标杆性企业。2019年正值捷顺 科技 以智慧停车、平台解决方案、城市停车为代表的新业务收入开始规模化兑现之年,2020年疫情的出现稍微延缓了这家公司创新业务的快速进程。不过,疫情逐渐缓解后,庞大的复工群体和出行消费也加速了停车业务的需求,疫情还强化了 社会 对人行、车行出入口管控的力度,并促进管理方式上向无人化、智能化的趋势发展。这些都为捷顺 科技 的智慧停车业务以及人行解决方案业务提供了良好的市场环境,促进业绩增长。

达实智能2020年也迎来了大丰收,其年度总营收同比增长46.62%,净利润同比增长更高达189.79%,成绩亮眼。如此成绩很大程度上也源自达实智能前瞻性的业务布局,通过在智能物联网行业的持续深耕,达实如今形成了以可复制成体系的 AIoT 管控平台为核心,以自主研发的专项智能物联网终端产品为支撑,为多市场(智慧医疗、智慧交通、数据中心、智慧社区、智慧建筑等)提供物联网整体解决方案的业务形态。在当下物联网时代大潮之下,并伴随着行业市场数字化升级的风潮,达实可谓处于大运之年,并且可以预估,只要正常经营,在利好市场环境之下,未来几年业绩可期。

企业财报的背后,反映出的是行业市场的变化。从目前已公布的企业业绩报告中,我们可以明显感受到这样一些变化:

行业数字化升级带来新商机

当人工智能、大数据、云计算已成为耳熟能详的关键词的时候,一场关于行业数字化升级的变革便已经拉开了帷幕。AI赋能,数据和业务上云,以提升管理效率、降低综合成本和重塑业务流程为导向政府、企业端实现数字化转型和智能化升级,这大概是数字化最基本的定义。

从多家企业具体的业务概述中可以发现,当下正处于数字化转型升级的行业从公共部门如警务、消防、应急、司法、水利等到能源、制造、园区、校园、社区、医院、文旅、零售等大型行业领域都一一覆盖。

随着多个行业数字化转型升级趋势的到来,传统的运营管理手段已无法满足需求,AIoT架构的解决方案成为驱动业务数字化的必要措施。顺应行业数字化升级转型浪潮,智能安防企业开拓了更广阔的垂直行业市场,TO G、TO B业务也迎来了新的增长。

长尾市场虽零碎也不可小觑

而除了大中型的行业市场在进行数字化升级之外,剩余的很多超级零碎的智能应用场景也爆发出了对AI技术的应用需求,它们形成的长尾市场虽然高度碎片化,但总体规模也不容小觑,从中也能挖掘很多新的商机。

比如公共场所戴口罩智能预警、高空抛物检测、电瓶车禁入电梯、小区垃圾分类智能监控、小区岗亭值守、秸秆焚烧检测等中小场景方案。面对客户不集中、项目单价低以及标准化难度高的问题,考验的是企业平衡规模化和定制化的能力。

部分厂商通过推出开放性的平台,为这些用户提供简易场景、标准应用、快速响应、交付简单的标准化解决方案。聚沙成塔,这一块的业务也不容忽视。

企业研发投入普遍逐年递增

多家企业的研发投入在逐年递增,“2017年7.62%,2018年8.99%,2019年9.51%”,这是行业龙头海康威视近几年来研发投入占总营收的比例,另一家企业安居宝在2018年研发投入占比9.45%,2019年增至9.92%(数据来源企业业绩报告)

当前,能够在竞争激烈的行业市场活下来并活的滋润的企业无不经历了创新技术的层层考验和通关。顺应产业发展趋势,没有一家企业还原封不动的死守传统的安防业务,大部分企业都已经或正在完成从传统安防向AIoT业务的拓展。

接近10%的研发投入占比并不是个例,据行业 历史 数据来看,智能安防行业的企业年度研发投入占比大部分保持在4.5%-10%不等。随着AI、IOT 等新技术落地推动安防产业步入智能时代,更高的技术门槛使得研发投入比也在逐年上升。

软件价值凸显,软件业务逐年上升

而随着行业智能化程度的不断抬高,在目前智能解决方案落地的项目中,多家企业反馈后端占比越来越高。

大华股份在近期的投资调研访谈中即表示软件的受众程度达到了 历史 的高点。大华股份阐述这主要源于软件在产业的价值发生的变化:早期属于物联数据在线的逻辑,软件服务于物联感知,用户可以通过视频监控系统看到真实世界发生的事情,但实质软件的能力并未得到用户的重视;而现在,物联网、AI、大数据、云计算、5G 等新技术已经形成完整的信息化网络,助推着更便捷、更迅速的物联采集、数据传输、数据存储及数据应用。这些新的应用突破与分层解耦的趋势,成为软件在安防行业的重要推手,让软件的价值开始清晰。

在越来越讲求服务的商业市场,软件系统的应用能够更好的对接用户端的动态需求,并且对于企业而言,软件相较于硬件具有超高的可重复利用率。搭建统一的软件技术架构,构建大系统软件支撑能力也成为行业共识。

展望2021

当下市场恢复到疫情前状态,各类项目需求在陆续放出,且2021年是中国“十四五”开局之年,新基建、数字经济无疑成为重点。人工智能、大数据、云计算、区块链等新业态依旧是政策力推的方向。整体市场环境向好,商机无限,期待众企业明年此时也能收获一份更满意的答卷。

从上文,大家可以得知关于捷顺科技投资价值分析的一些信息,相信看完本文的你,已经知道怎么做了,媒市股网希望这篇文章对大家有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