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经知识的学习和应用需要注重市场分析能力的提升。投资者们需要具备对市场趋势和行业动态的敏锐洞察力,以把握投资机会。长话短说,现在由媒市股网分析关于漳州发展历史资金流向的相关信息,希望可以帮到你。

福建漳州将建不夜城,建成后将给漳州带来怎样的改变?

福建漳州将建不夜城,建成后将给漳州带来怎样的改变?

像这种标志性的建筑物,肯定会给漳州不可想象的利益,附近的一些建筑也会跟着沾光。

八闽(漳州)不夜城

拟投资10亿元大燃,建筑面积近10万平方米,项目包括五星级精品酒店,写字楼SOHO两替产品,休闲、美食、娱乐商业,打造漳州老地方的文旅新地标。

八闽(漳州)不夜城(含漳州华侨饭店)项目是为了配合漳州市委市政府关于中国女排娘家基地的规划布局,助力提升漳州旅游品牌形象及影响力,而打造的漳州旅游标志性建筑。不夜城将在漳州华侨饭店原有地块上扩大面积,进行规划重建,主要围绕弘扬女排精神,突出女排元素,建设中国女排娘家基地重要组成及多功能配套文旅综合体。

八闽(漳州)不夜城将新建五星级酒店含近300间客房,大型多功能会议及餐饮宴会场所。商业规划教育培训、大型购物、城市萌宠乐园、夜间经济等业态,SOHO公寓及行政办公等。

风靡一时的港式早茶

说到将即将告别的华侨饭店大楼,给漳州人最深刻的印象,恐怕就是九十年代,风靡一时的港式早茶。

漳州市民对港式美食并不陌生。早在上世纪90年代,“喝早茶”便开始出现在漳州人的生活中。港式茶点的精致美味,让其拥有了不少忠实的粉丝。

漳州华侨饭店是一家建于1990年的三星级涉外酒店。时光变迁,饭店虽然没有初建时的那股热闹劲,可在不少老漳州人心目中,依然还存有孩提时代到饭店就餐的那种感觉。

“饭店建立之初,就开始推出港式早茶。我们的厨师特地到广东去学习粤菜和茶点制作,将当地的饮早茶文化复制到了漳州,将茶点文化发挥到了极致。”在饭店工作了多年的主厨施师傅说,当时一早上的翻桌率经常有三四轮,可谓是港式茶点在漳州最鼎盛的时期。”

除了八闽(漳州)不夜城外,还签约了一批项目

漳州数字经济产业园

漳州金投工业园区开发有限公司计划投入15亿元建设漳州数字经济产业园,项目规划用地463亩,总建筑面积66万平方米,拟建设云科技成果转移中心、大数据产业孵化中心、云计算中心、远程云服谨仿汪务器聚集区、云服务信息委会中心、大数据教育培训基地、综合配套设施等,项目建成后年营收30亿元,新增税收1.5亿元,打造数字产业集群,推动漳州数字经济发展。

漳州市大数据中心

漳州信息产业集团与福建省信祥仔息集团合资成立漳州信产大数据服务有限公司,共建漳州市大数据中心。规划用地面积93亩,总投资10亿元,计划建设机房楼(含5000个机柜)、研发楼、超算中心、配套设施等,打造全市信息技术集中地,提供低成本、可靠性高的云服务,助力漳州开启工业互联网的新篇章。

漳州市闽南教育学校

漳州市闽南教育发展有限公司拟在天宝镇投资6亿元,建设漳州长运艺体高中学校及漳州闽南职业技术学校,规划用地面积约124.58亩,建筑物面积约16万平方米,拟建设教学楼、办公楼、综合楼、体育馆等,项目竣工后可供5400名学生就读。

漳龙外贸总部经济

福建漳龙外贸集团有限公司注册资本4亿元,下设四家全资子公司,打造对外贸易总部经济。公司与澳洲、非洲、欧洲、中东等多个国家和地区开展外贸合作。主营食品、日用品、轻工艺品等各类产品出口;塑料米、原木、非金属矿砂等产品进口;煤炭、白酒等国内贸易业务。

漳州府的发展历程

清漳州府治龙溪(今福建省漳州市)。辖:龙溪(今福建省漳州市)、漳浦(今福建省漳浦县)、南靖(县治在今福芦告友建省南靖县靖城镇)、长泰(今福建省长泰县)、平和(今福建省平和县)、诏安(今福建省诏安县)、海澄(县治在今福建省龙海市海澄镇东北岛屿上)共7县;云霄(今福建省云霄县)1散厅。

漳州府,地处福建省南部。唐武后垂拱2年(686年),析龙溪县南部置漳州,(州治今福建省云霄县西林),后716年(开元四年),迁李澳川(今福建省漳浦县绥安镇),属岭南道。 西元686年割泉州南部(此时泉州 州驻地为今天的福州,今天的泉州在唐朝久视年间(西元700年)才最后定设州,前面多次裁撤)和潮州一小部分,设置了漳州。 开元二十九年后,划龙溪县、龙岩县来属。786年(贞元二年)州治再徙龙溪县桂林村(今漳州城区)。

天宝元年(742年)改漳州为漳浦郡。乾元二年(759年)漳浦郡复名漳州

贞元二年(786年)漳州迁治龙溪,龙溪县成为附廓。

886年(唐光启二年)王潮三兄弟随王绪农民军进入福建,攻下泉州,福建观察使陈岩委王潮为泉州刺史,

至947年,南唐灭闽国,漳州地为王潮兄弟和闽国治地,历时61年。王潮、王审知兄弟先后为威武军节度使,漳州为其治地,909年(闽国开平元年),王审知为闽王,立闽国,都福州。南唐保大四年(946年)漳州改称南州,龙溪县属南州,清源军代管南州。宋乾德四年(966年)南州复名漳州,龙溪县属漳州,清源军代管漳州

963年,清源军(下辖泉州、莆田、漳友巧州)改名为平海军,陈洪进为节度使,同时管辖南州,漳州属平海军。

978年(北宋太平兴国三年),陈洪进纳土于宋,漳州始随平海军纳入宋土。

元至元十六年(1279年)漳州改为漳州路,龙溪县属福建省漳州路。

元世祖至元16年(1279年),改漳州路。 明洪武(明太祖)元年(1368年),改为漳州府。明洪武元年(1368年)改漳州路为府,属福建省。 洪武二十五年(西元1392年),福建按察分司置宁武道、延汀道、漳泉道三道,泉州府属漳泉道,漳泉道管辖泉州、莆田、漳州。洪武二十九年(西元1396年),福建按察分司调整合并为建宁道、福宁道二道,泉州府属福宁道,福宁道管辖福州、宁德、泉州、莆田、漳州。诏安县西南的南澳岛东部则是福建省直辖 ,南澳岛本为闽越地,后秦汉为了削弱闽越,将其划给南越, 明代《南澳镇志》记载南澳岛南朝梁朝、陈朝时划入福建,南澳岛全属福建,隋代继续划入福建,唐朝中期时潮州汕头一带曾经隶属福建,属闽州都督府和福建经略史、福建观察史、福建节度使等,南澳岛全属福建,明万历三年(1575年)陪槐,南澳岛分属福建,广东,设南澳副总兵,即“协守漳潮等处驻南澳副总兵”,分广东、福建两营。 南澳镇在民国1914年升格为县。清康熙二十四年(1685年)升设南澳总兵,管辖闽南、台湾、粤东海域军事,直到1914年,南澳全岛才划给广东。漳州府治龙溪县(今福建漳州市)。辖境相当今福建省九龙江流域及其西南地区。清辖境缩小,只相当今福建省九龙江中、下游流域及其西南地区。1913年废。

福建漳州的经济发展水平如何?

很多人将一座城市是否知名归结到了它的经济方面,多数人认为,大到一个国家,小到一个省份,决定一个地区的知名度往往会和当地的经济发展挂钩,经济发展越好,知名度越高。这个理论适合于绝大多数情况,但是也有例外,例如我国的福建省,在近些年来的发展是日新月异,尽管福建省也是属于山多地少,但是福建占据着海洋优势,又是三大经济中心城市,发展潜力巨大。在去年全省的GDP总值更是达到了42395亿元的好成绩,创下了历史新高,位居全国第八名。当然,能有这样好的成绩自然离不开省内各个城市的共同努力。

就比如福建的泉州,从周秦时期就开始开发,到了唐朝时期成为了世界四大口岸之一,现如今的经济水平位居福建第一。

另外,泉州也是我国的品牌之都,有100多件中国驰名商标,比当红的厦门发展还要高出一截,可以称得上是福建省的“顶梁柱”。

GDP仅次于厦门,知名度却相差甚远

如果说用GDP总量来衡量两个知名度,在这里就显得非常不准确,有着1300多年历史的漳州,有着“生态之城”的美誉。

在2019年末,漳州的GDP总量达到了4741.83亿元,在全省范围内排名仅此元厦门的5995.04亿元,位居第四,但是说起漳州,了解这里的人却是少之又少,按理来说,漳州和厦门发展,知名度也应该相,但是为何说起福建,人们首先想到的都是厦门呢?

旅游业高度发展,福建省的“门面”

在民间有这样一句俗语,那就是“福州是福建人的福州,厦门是全国人的厦门”,这句话足以表明了厦门在全国范围内的地位,而真正让其出名的,还应当是厦门的旅游业。

要腔数知道,旅游业是厦门的支柱产业之一,我们拿2018年的数据来做分析,厦门全市旅游总收入为1402亿元,这占据GDP比例将近30%,这个比例就非常的庞大了。

要知道,厦门的A级景区并不多,真正让其旅游业大火的是它走的网红路线,不管是文艺、小清新、浪漫还是小资,在这里都可以对号入座,因此也吸引了很多年轻的生力军在这里观光和消费。

漳州虽然紧邻厦门,但是城市中并没有标榜一些新颖的主题来吸引游客,对于景色相差无几,人们还是愿意前往厦门游玩。

厦门大学盛名在外,也是福建省的招牌

除了旅游业之外,厦门大学和集美大学这些全国知名的学府在厦门落地生根,也成为了厦门市乃至福建省的招牌形象。有着这样的几所大学来坐镇,人们第一感觉就是厦门特别的发达。

当然,厦门并非是“徒有虚名”,在当地各级学校数量并没有省内其他城市多,但是学校质量都是非常高的,唯宽在全国百强中学排行榜上,厦门有3所学校榜上有名。

另外厦门的科技创新能力以及各类文化基建设施都是遥遥领先的,在这种氛围之下,城市的知名度肯定是越来越高。

交通便利,具备发达城市水平指圆亮

衡量一座城市的发展潜力,交通一定是考核的重点,在厦门,有两座机场,两个火车站和两条地铁线路,这在未来的经济发展之中占据了先机,人们日常外出旅行也会首选交通发达的区域,因此厦门的曝光率也就越来越高。

综上所述,漳州的GDP总量虽然仅次于厦门,但是在知名度上却远低于厦门,这也是情有可原的,对此,你怎么看呢?

漳州的未来发展趋势如何?

漳州未郑喊来发展掌握在当官的人手中,漳州要合理规划芗城区要定位商住,龙文区要定位本土工业,台商投资区定位台资、外资,桥南李皮最好定名(龙溪区),定位商贸、物流、寻根、旅游,石码区定位商住,外围定位本土工业,漳州开发区最好定名(海澄区)喊扰野定位大型工业、能源工业。

龙溪县和海澄县海外华人和港澳台地区最主要的祖籍地,竟然在中国的地图消失!

漳州未来应该有6个区,芗城区-漳州主城,龙文区-漳州新城,台商投资区-工贸城,龙溪区-漳州商贸城,石码区-漳州沿海商住城,海澄区-漳州工业城。

赞成的举手!

漳州的经济概况

2015年漳州全市生产总值2766.6亿元,增长11.5%,增幅连续3年位居福建第一、经济总量居全省前四;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2134.8亿元,增长16%;公共财政总收入274.75亿元,增长4.14%;2013年漳州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6345元,增长10%;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1530元,增长11%;全市旅游总收入165亿元,增长16%,新增4A级景区1家。

2012年财政总收入205.48亿元,全年财政支出220.93亿元,增长21.1%,其中,教育支出41.12亿元,科学技术支出3.01亿元,社会保障和就业支出23.41亿元,医疗卫生支出18.66亿元,农林水事务支出29.32亿元。年末金融机构本外币存款余额1525.74亿元;年末金融机构本外币贷款余额1212.63亿元。

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完成1486.90亿元。其中,固定资产投资(不含农户投资,下同)1444.09亿元,农户投资42.82亿元。全年在建项目投资完成1189.60亿元。房地产开发投资254.49亿元。全年竣工房屋建筑面积203.01万平方米,其中,竣工住宅建筑面积164.37万平方米。商品房销售面积351.20万平方米。,商品房销售额196.87亿元。投资超百亿元项目5个,投资10亿元生产性项目38个。在建高速公路里程348公里。 现状

漳州是中国东南沿海重要的现代农业、花卉生产基地,2012年漳州市被国际蘑菇学会授予“世界食用菌罐头之都”的称号。 成为了全球唯一一个获此称号的城市。

2012年全年,漳州农林牧渔业总产值完成558.85亿元。全市粮食播种面积175.75万亩,粮食产量70.26万吨。水果产量272.66万吨。花卉种植面积发展到10.81万亩。林业产值16.86亿元。全年完成植树造林总面积46.95万亩,其中,完成人工造林更新总面积17.7万亩。全年共完成荒山荒地造林面积13万亩(含非规划林地造林8.23万亩),其中:用材林面积7.82万亩,防护林面积5.1万亩;完成幼林抚育实际面积143.9万亩;成林抚育面积35.8万亩。人工迹地更新面积4.70万亩。牧业产值60.71亿元,肉类总产量27.92万吨。年末生猪存栏枝陪陆211.08万头;生猪出栏315.88万头。禽蛋产量2.29万吨。渔业产值185.51亿元。全年水产品总量154.40万吨,其中海水产品产量129.60万吨,淡水产品产量24.80万吨。

2012年新增产值10亿元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3家、绿标产品10个、有机产品4个、无公害农产品28个。年末全市有拖拉机12692台,其中大中型234台,小型方向盘式853台。年末农业机械总动力207.31万千瓦。其中,种植业机械动力64.92万千瓦;渔业机械动力60.19万千瓦;运输机械动力36.09万千瓦;农副产品加工机械动力15.80万千瓦。

发展历史

唐代建州之初,刺史陈元光即提出“劝农重本”的方针,招徕流亡百姓,着力推广中原先进农业生产技术,开垦荒地,兴修水利。唐军在漳江上游修建一座可灌千余亩良田的军陂,推广牛耕水耨乱颂,逐步改变土著居民刀耕火种的旧习。因气候温和,雨水充沛,一些地区实行水稻早猛顷晚两季连作,出现“嘉禾两度新”的景象。至天宝年间(742-756)已有5846户,1.794万人。唐贞元二年(786)州治移至龙溪县后,漳州地域进一步开发。

入宋,漳州由于地处东南一隅,战祸较少,社会比较安定,人口增至2.4万多;熙宁六年(1073)增至10万多;淳祐间又增至16万多。300年间,人口增加近6倍,正是“民生日繁,鸟兽避迹”。人口迅速发展,耕地扩大势在必然。宋哲宗时,沿海平原地区兴起围垦辟荒之风,时龙溪县都官谢伯宜在八、九都围海成田,后陈太保(名香)引九十九坑水灌溉,使斥卤之区成为良田。此后,开渠筑陂接二连三,内地山区也大力营造梯田。水稻种植开始讲究精耕细作,并引进耐贫瘠、早成熟的占城稻。

明代是漳州快速发展的一个时期。耕地进一步扩大,山区继续营造梯田,时人称之“地无旷土,人无遗力”。当时沿海围垦、兴修水利受到当局重视。漳州多任知府多有建树,其中姜谅任内就筑、修水利工程186处。由于改善农田灌溉条件和改进农业生产技术,水稻两熟制普遍推广,洋田水稻年亩产可达七八百斤。同时还引进安南水稻良种,吕宋的甘薯和烟草也于此时传入漳州。

清顺治三年(1646)清军入漳,郑成功军与之展开拉锯战,漳州成为主战场。顺治十八年(1661)清政府实行“迁海”政策,沿海三五十里内尽成弃土,以致漳州经济衰落。至康熙二十年(1681),漳州复界之后,经济才逐渐复苏。人民着力垦复和水利工程建设,并利用烟草梗埋在稻根下防治水稻病虫害,开科学治虫之先河。稻种有粳、秫、尖、香稻、白柳等。传统经济作物种类品系也有所增加,同时还引进檨仔(芒果)、波罗蜜、王梨(菠萝)、番木瓜、莉茇(番石榴)等。

新中国成立后,全民大办农业,大力兴修水利。50年代修建南溪、江东等灌溉万亩的引水工程;以后逐步展开引水、蓄水、防汛、排涝等配套工程建设;90年代兴修大型蓄水工程峰头水库和一些跨县的大型引水工程,从而保证有效灌溉面积占耕地的87%。与此同时,又大搞农田建设和品种改良。50年代抓低产田改造,推广良种南特号、陆财号;60年代抓土地平整,辟荒围垦和实施品种矮化;80年代兴起吨粮田建设,推广杂交水稻,粮食呈现高产、稳产态势。1956年龙溪、海澄两县首先实现亩产千斤稻县,1989年龙海县又率先实现亩产吨粮县。80年代全省建立13个商品粮基地县,漳州占有5个县。

新中国成立后尽管围海造田19万多亩,相当于海岸正面宽度向海推进1公里,但由于人口的迅速增长,加上经济建设和其他用地,至1990年人均耕地紧缩为0.62亩。为摆脱人多地少的困境,必须大力发展高优农业,加快种植结构调整。90年代初,中共漳州市委、市政府果断地实施“向山海进军、发展‘两水’(水果、水产)”,农业由传统单一型向综合开发发展,由分散、零星经营向规模化、产业化、集约化、科学化过渡。特别是1994年,国务院批准漳州为国家级外向型农业示范区之后,农田水利建设力度加大,农业综合实力明显增强,全市农林牧渔业全面发展,形成了漳州芦柑、天宝香蕉、九湖荔枝、琯溪蜜柚,以及漳州水仙花等名牌水果、花卉基地。“八五”期间,漳州以占福建13.7%的耕地和8%的山地、滩涂,产出占全省15%的粮食、47%的甘蔗、22%的油料、41%的水果和17%的水产品。

80年代,针对国际市场需求,东山、漳浦大面积种植芦笋,各县也种植反季节蔬菜和培植错开登场季节的新品种水果。同时大力种植蘑菇、金针菇、凤尾菇等食用菌,其产量占全省三分之一,全国四分之一。水产养殖也日趋多样化,漳 浦县于1980年底成为全省最大的对虾养殖基地。此外,还引进、驯养华贵栉孔扇贝、鲍鱼、西施舌(海蚌)等。1997年全市农业总产值157.2亿元,粮食总产150万吨,水果总产135万吨,海、淡水养殖57万亩,水产品总产96.2万吨,种植蔬菜96万亩,造林12.7万亩。漳州水果、水产品人均拥有量居全国前列。蘑菇、芦笋出口量居全国第一。农业基础设施建设得到加强,五大防御体系建设进展顺利。农村三大历史任务基本完成,全市有9个县(市、区)通过省级小康县验收,贫困人口脱贫率达85%,造福工程完成80%。特别是国家外向型农业示范区进展顺利,海峡两岸农业合作实验区经国家三部委批准已挂牌运作。 现状

漳州拥有国家级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1个 、国家级台商投资区1个、国家级开发区1个。2012年全年漳州实现工业增加值825.07亿元,其中,规模工业完成增加值750.21亿元。规模工业产品销售率98.6%。全年规模工业企业实现利润208.80亿元。建筑业增加值142.64亿元。资质等级的总承包和专业承包建筑企业完成产值247.88亿元,其中建筑工程产值204.22亿元,安装工程产值42.54亿元,实现竣工产值156.75亿元。

1、主要开发区

漳州市区及龙海:漳州蓝田经济技术开发区 、漳州龙文工业开发区、漳州金峰经济开发区

漳州招商局经济技术开发区(国家级)、漳州台商投资区(国家级) 、漳州高新技术开发区(国家级)

漳 浦县:古雷港经济开发区、大南坂工业园区、赤湖工业区、绥安工业区、旧镇工业园区、金浦工业园区

云霄县:云霄云陵开发区 、常山华侨经济开发区

东山县:东山经济技术开发区(国家级)

诏安县:闽粤边界贸易加工区、金都工业集中区、诏安工业园区

平和县;平和工业园区

南靖县:金山开发区、靖城工业区、三卞开发区、丰田开发区、大房开发区

华安县:华安经济开发区

长泰县:长泰经济开发区

2、发展历史

宋朝时,由于大量种植绿皮荚蔗,制糖业迅速发展,时漳州号称“八州糖王”。纺织业发展也很快,陈洪进割据漳、泉时,年贡葛布2万匹。此外漳州还能制造泛海大船和单一色彩的上釉瓷器。从景泰至万历间(1450-1619),海外航线发展到47个国家和地区。由此促进了漳州商品的生产和流通,纺织业的迅猛发展。“丝则取诸浙西”,“苎则取之江右,棉则取之上海”,加工成漳绒、漳纱、漳绢和土潞绸,以漳州名牌销往海外。制糖业发明了榨车,提高榨蔗效率,并生产出白砂糖、冰糖、角糖等新产品。时糖以及瓷器、茶、果品、铁器、药材、纸等都是走俏商品,除远销东南亚外,内销也很旺盛,有“无日不走分水岭及浦城小关,下吴越如流水”之繁荣景象。生产方式也突破家庭副业的格局,出现了作坊和工场,呈现资本主义萌芽状态。康熙二十年(1681),漳州复界之后,经济才逐渐复苏。纺织业恢复较快,相继创办了许多染坊,染色丰富多彩。“神州妙药”片仔癀和“品重珍珠”的八宝印泥也相继问世,并与水仙花一道成为漳州名产,畅销海内外。

1949年漳州地区工业产值2.552万元,占工农业总产值的12%。新中国成立后,先后建立起食品、纺织、机械、冶金、化工、建材、电子、橡胶等产业,但由于地处海防前线,国家未能重点投资,故产业档次不高。改革开放后,竞争日趋激烈,工业生产此起彼伏,呈波浪式涌进现象。进入90年代,市委、市政府明确提出“大力发展工业,振兴漳州经济”,实行倾斜政策,工业产值、销售、利税出现“二位数三同步”增长。产销两旺的产品有农用运输车、关节轴承、内燃机等21种产品。工业内部结构由以往以全民所有制为主转向三资企业、集体企业、国有企业三种类型企业的联动发展。至1994年,“三资”、国有和集体工业产值的比重分别为44%、29%和27%。保持长盛不衰的除传统产品片仔癀、八宝印泥外,新产品有万利达家电、科华不间断电源、市轴承厂的关节轴承及一些乡镇企业的食用产品。1997年,全市工业总产值567亿元,占工农业总产值的76.9%,国有企业改革与发展步伐也日益加快。双菱集团股票上市,龙溪轴承股份有限公司成立,以漳州糖厂为核心的福建糖业集团挂牌运作,龙溪机器厂等一批企业的股份制和股份合作制改造正在实施。同时,抓紧组织实施再就业工程,多渠道分流富余人员。经国家和省政府批准,漳州市设立12个重点开发区,开发35.72平方公里,引进项目900多个,合同外资27亿美元,实际到资13亿美元,开发区已成为漳州市利用外资的载体和重要的经济增长点。

乡镇企业在90年代发展最快,成效最大,实现了从“草根工业”到“半壁江山”的历史性跨跃。全市乡镇企业总值1991年35.36亿元,1994年为216.39亿元,1997年达630.96亿元。至1997年,全市企业总数达141372家,职工总人数为711771人。其中集体企业8515家、私有企业19380家、个体户113477家。外向型乡镇企业也取得突破性进展。80年代全市几乎没有一家乡镇“三资”企业。1995年,全市已拥有乡镇“三资”企业713家,合同外资额12.57亿美元,实际到资5.1亿美元,其中已投产411家,年创产值55亿元。1997年,全市乡镇三资企业产值达101.46亿元。

2012年,漳州第三产业增加值729.64亿元,增长10.0%。漳州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621.06亿元。其中限额零售额211.00亿元,限额以下零售额410.06亿元;城镇零售额560.57亿元,乡村零售额60.49亿元。海关统计进出口总值98.31亿美元,其中出口69.91亿美元,进口28.40亿美元。新批利用外资项目129个,其中,投资总额1000万美元的有60个(包括增资12个)。新批利用外资项目注册合同外资14.16亿美元,实际利用外资(验资口径,下同)8.90亿美元。新批外资项目主要来自台湾和香港,其中,台资项目72个(包括第三地),验资到资3.83亿美元,香港项目34个,验资到资3.38亿美元。新批外资项目中第二产业项目86个,验资到资7.31亿美元。对外承包工程新签合同额1869万美元,完成营业额767万美元,对外派出劳务人员999人。

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实现增加值121.59亿元。沿海港口货物吞吐量5161.27万吨,集装箱吞吐量49.58万标箱。全年完成邮电业务总量52.23亿元。其中,邮政业(包含速递)业务总量4.22亿元,电信业务总量48.01亿元。全市邮政业(包含速递)业务总收入4.73亿元。年末城乡固定电话用户88.49万户,移动电话477.08万户,宽带网用户72.31万户。2012年全市共接待游客1380.65万人次,旅游总收入达143.15亿元,其中国内游客1347.58万人次,国内旅游收入128.70亿元,入境游客33.07万人次,旅游外汇收入2.29亿美元。摄制《市长带你游》,积极参加全省旅游促销活动,引进北京首旅集团开发建设南靖土楼景区,灵通山获评国家级风景名胜区,“桥上书屋”入选全球八大环保建筑。

(图册资料来源于政府官网 )

虽然生活经常设置难关给我们,但是让人生不都是这样嘛?一级级的打怪升级,你现在所面临的就是你要打的怪兽,等你打赢,你就升级了。所以遇到问题不要气馁。如需了解更多漳州发展历史资金流向的信息,欢迎点击媒市股网其他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