股票投资是一种需要谨慎的投资方式,投资者需要有正确的投资理念和风险意识,避免盲目跟风和过度自信,以免造成不必要的损失。下面,跟着媒市股网一起认识深圳氢能股票,希望本文能解答你当下的一些困惑。

你怎么看海马汽车制氢加氢站?

你怎么看海马汽车制氢加氢站?

海马汽车加氢站落成 第三代氢能车明年拟运营 仍将面临水制氢成本制约

科创板日报

2021-12-10 16:59财联社旗下财经帐号

关注

财联社(深圳,记者 付静)讯,12月10日,海马汽车(000572.SZ)海口光伏制氢及高压加氢一体站(下简称加氢站)正式落成。

公司方面介绍,加氢站占地面积2500平方米,主要由水电解制氢装置、多级增压机、高/中/低压储氢罐、70Mpa/35Mpa加氢机、冷却系统和控制系统等组成。

产能方面,站内水电解制氢产能为每小时50标方,每天可生产约107kg “绿氢”;若外接氢气管束车,加注能力可达250kg/天,后续还可扩至500kg/天,满足每天100台氢燃料电池乘用车的高压加注需求。

记者获悉,海马汽车将结合自主研发的氢燃料电池汽车以及即将投入运营的光伏发电项目,打造全球首个“光伏发电—电解水制氢—氢燃料电池汽车运营”的全产业链零碳排放新能源汽车试运营项目。

具体来讲,一方面,海马汽车第三代氢燃料电池汽车将于2022年开展模拟示范运营,基于将要在海南岛东(琼海)、西(儋州)、南(三亚)、北(海口)、中(琼中)各地建成的大型加氢站,海马汽车“十四五”后期或投入约2000台氢能汽车进行示范运行。记者通过落成仪式了解到,海马汽车自主研发的国内首台70Mpa氢燃料首纯电池MPV一次加满氢气仅需3-5分钟,续航里程可达800km。者携咐

另一方面,隐弊海马汽车厂区内光伏发电项目将于2022年一季度建成。据悉,水电解制氢所需电力将来自于厂内的5兆瓦级屋顶分布式光伏发电站,“十四五”内公司将建成全厂区屋顶光伏发电项目。

基于此,海马汽车副董事长卢国纲表示,只有打造出光、制、储、运、加、用一体化的产业链,才能进一步推动氢燃料电池汽车产业化和氢能商业化,公司计划在“十四五”末重回100亿产值规模。

但官宣将“大跨步”进入氢能时代的海马汽车,现阶段还面临着成本的制约。

从技术路线角度来看,制氢方式分为天然气制氢、煤制氢、焦炉气制氢、氯碱制氢、电解水制氢等,水制氢的优势在于环保、产品纯度高,但生产成本最高。有分析称,电费占整个水电解制氢生产费用的约80%,2025年平均度电成本约0.22-0.462每千瓦时,只有电价低于0.3元每千瓦时,其成本才能与天然气制氢方式(制氢技术路线中成本最低的一种)相当。

中集(02039)2020年营收942亿 营收利润均创历史新高,连续第27年盈利

3月29日晚间,中集集团(以下或简称“中集”,股票代码:00039.SZ/02039)正式发布2020年年报,披露公司过去一年的业绩。报告显示,2020年中集集团全年取得营业总收入941.59亿元,同比上升9.72%;实现净利润60亿元,其中归母净利润53.50亿元,同比上升246.88%;实现基本伏搭搜每股收益人民币1.41元,同比上升281.08%。中集在报告中宣布,公司将向股东派发2020全年股息,每1股现金人民币0.28元。

这意味着,中集继续保持自1994年在A股上市以来连续盈利27年的记录,同时也是上市以来的第26次现金分红,名列A股上市公司分红次数榜单前十,累计分红超过140亿元。

收入和盈利创 历史 新高 一份超出预期的答卷

2020年,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让全球经济活动遭受到巨大冲击,中集集团作为一家全球化的跨国集团,也无可避免地遭受到了正面冲击,由此导致中集2020年一季度亏损6.41亿元,第二季度业绩虽然大幅度减亏,但上半年业绩仍然显示为亏损。

艰难更显勇毅,作为一家投产近40年的国际化集团,中集曾经多次穿越世界经济波动和行业起伏周期,并通过强有力的战略升级和产能布局调整等措施,最终实现跨越式发展。

2020年中集的行动同样迅速而果断,为抵抗疫情影响,中集迅速成立了“特殊时期集团决策委员会”,采取了一系列风险管控措施和经营管控措施,并坚决推进落实。在这一年里,中集克服重重困难和考验,通过战略规划优化、业务聚焦、低效资产处置、重大战略主题落地等重大动作,最终实现了有质增长。

得益于中集特殊时期管控措施的落地和第三季度末开始集装箱市场回暖等多方面因素,年中开始,中集业绩触底回升。中集2020年三季报显示,公司利润已经转正。到2020年底,中集经营性现金流大幅增长,收入和盈利双创 历史 新高。这也让中集上市27年来持续盈利的记录得以保持。中集在 历史 罕见的严峻形势下,努力向股东们交出了一份超出预期的答卷。

主营业务继续保持领先 第四个百亿业务板块诞生

2020年,在坚持 “稳健经营、有质增长”的战略主题下,中集旗下各业务板块和成员企业齐心协力、深耕业务,积极适应新发展格局,挖掘中集在国内有优势、有前景的产业机会,重点拓展国内市场,同时兼顾全球市场机遇。各业务板块积极应对疫情带来的影响,实现了疫情后的快速恢复、稳健发展。

中集各主要业务不断开拓市场,继续保持市场领枝森导地位。集装箱板块标准集装箱及主要常规特箱市场份额继续保持全球第一,增量业务同比增长缺历53%;特种铁路箱同比增长219%,市场份额保持行业第一。车辆板块全球半挂车销量合计131,327辆,同比增长11.57%,保持行业全球领先地位。

能化板块的低温车、中压车、低温罐、车用瓶等继续保持冠军产品地位,球罐稳居全国第一。天达控股登机桥产品连续多年保持全球第一,消防救援业务在成为国内最大消防车集团后,通过国内、国际一体化协同,实现地区及行业全覆盖。物流板块集装箱吞吐量1,500万TEU,继续保持国内第一,场站业务年度进出箱量570万TEU,在疫情冲击下,仍然继续维持国内第一水平。

在业绩数据上,中集旗下集装箱板块2020年取得营业收入221.64亿元,同比增长9.92%,全年取得净利润19.87亿元,净利润率达到了近几年最高水平。

2020年,中集旗下车辆板块(以中集车辆为经营主体)全年取得营业收入合计264.99亿元,同比增长13.56%,创 历史 新高;取得净利润12.69亿元。

2020年,中集旗下能源、化工及液态食品装备业务实现营业收入132.92亿元,净利润人民币3.6亿元。该业务(以中集安瑞科为主要经营主体)由于受行业周期性和疫情双重影响,化工罐箱全球市场容量大幅下降,总体业绩有所下滑,但主要产品仍保持行业领先地位。该板块三大业务之一清洁能源装备实现收入70亿元,同比上涨2.7%。

空港/消防/自动化物流装备业务(以中集天达控股为经营主体),2020年实现营业收入60.89亿元,同比上升2.12% ;实现净利润3.24亿元,同比上升28%。

物流板块营业收入在2020年首次突破百亿,达106.36亿元,同比增长16.15%;实现净利润2.66亿元,同比增长140.57%。物流服务业务成为中集第四个营收突破百亿的业务板块。

受新冠疫情的影响,2020年全球石油产量出现近年来的首次负增长。但该年中集海洋工程业务(以中集来福士为经营主体)实现营业收入54.25亿元,同比增长20.12%,不过仍存在一定亏损。海工营收的增长,得益于中集来福士继续积极推进业务转型和布局,在巩固传统油气业务的基础上,积极开拓海上文旅、海上新能源等方面的业务;大力开展深远海渔业、海上风电业务,已形成独到的商业模式。

为落实“聚焦智慧物流装备”战略,2020年中集整合了集团内部多家主营中小物流载具业务的优质企业,成立单元载具业务板块(以下简称“中集载具”),专注于为 汽车 、液体化工、橡胶等行业提供专业的单元化物流载具研发制造、租赁运营及包装综合解决方案。2020年,中集新成立的单元载具业务实现营收30.36亿元,净利润人民币0.94亿元。

除了装备制造,中集还拥有服务于集团各类业务发展的金融及资产管理业务。2020年,中集金融及资产管理业务实现营业收入人民币21.78亿元,实现净利润人民币3.12亿元。主要经营主体为中集融资租赁公司、中集财务公司和海工资产池管理平台公司。

加大国内市场拓展 推进创新产品开发

2020年,中集主要业务在保持全球主流市场竞争优势的同时,积极融入国家“双循环”的新发展格局,加强了国内市场的业务开拓和产品创新力度,并不断取得新突破,来自国内市场的营收占比不断攀升。

2020年,中集集团在中国国内市场取得营收567.29亿元,同比增长25.18%,在总营收中占比60.25%,超过2019年52.81%的占比,显示国内业务收入正在呈快速上升趋势。

中集不仅加大了国内市场开发力度,同时也在业务开拓和产品创新上不断取得新突破。例如青岛冷箱航空箱获中国民航局适航认证,打破了欧美企业对该产品的垄断,填补了该领域的国内空白;南通中集在青海全集成储能项目成功交付,标志着板块已具备该产品的全集成交付能力;扬州通利成功开发“疫苗三栖储运方舱”并投入使用,该设备解决了疫苗超低温储运的全球性难题。

中集车辆提出升级产品模块、完善灯塔工厂、启动营销变革和推动组织发展四大模块,进一步丰富和发展了高端制造体系,该业务大力推动适应“国内大循环”的产品研发,连续发布多款新车型。能化板块中集罐箱内衬加工车间投入试生产,助力芯片半导体产业国产化和国内5G技术发展;食品装备业务成功收购英国McMillan公司,弥补了蒸馏酒类工程方面的空白;氢能业务与挪威Hexagon、宝武集团等多家合作方建立合作意向或签署战略协议。

天达控股旗下的民航协发成功交付全球首台套双向驾驶纯电动摆渡车和全球首台套纯电动食品车。物流板块成功开通孝感至东北、徐州至莫斯科等20余条国际国内铁路班列;新建泰国、马来西亚、宁波等码头堆场,兰州铁路场站等十余家堆场网点。海工板块风电导管架、升压站、深海渔业高端装备等新一轮首制产品的交付,积累了新业务落地能力。

资本运作助力战略布局 创新业务势头良好

2020年12月18日,深圳资本集团战略入股中集,合计持有中集股份29.74%,正式成为中集第一大股东。此次股权转让是中集自1994年上市以来经历的最重大的股权结构变动,是中集发展史上的里程碑事件,对中集未来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股权变动完成后,中集长期以来的混合所有制的治理结构没有改变,中集依旧保持市场化的运作机制。

资本运作紧贴深圳市及中集自身的战略布局服务。一方面,深圳国资委通过深圳资本集团入股中集,进一步完善了深圳在海洋经济开发和物流、能源装备领域高端制造的布局;另一方面,中集集团从深圳蛇口起步走向世界,深圳资本集团的入股加强了中集与深圳国资委大家庭的联系,将有利于中集借助新股东的力量为深圳“双区”建设贡献力量,并帮助中集在国家“双循环”新发展格局中取得更大突破。

除了中集集团自身股权结构得到调整,中集旗下各业务板块和企业在上市、引战等资本运作手段上也动作频频。各业务板块和企业积极通过资本市场优化资源配置,借力资本市场的东风, 探索 传统制造的转型升级及高质量发展,推动了相关业务板块和企业整合业务架构、提高经营效率、缓解财务压力、拓宽融资渠道、优化公司治理。

例如,中集产城通过碧桂园增资、引入曲江文投战略投资进行二次引战,中集集团对中集产城的持股比例降至45.92%,中集产城成为中集的联营公司。中集产城的成功引战,充实了中集产城的净资产及现金流量,有利于加快中集产城快速发展,及在行业市场竞争中赢得更大的市场份额。中集产城引战也是中集推动“有质增长”、“业务聚焦”发展战略落地的重要行动之一。

2019年7月,中集车辆在香港联交所正式挂牌上市。2020年,中集车辆提出了在深交所创业板上市的申请,其申请已获深圳证券交易所创业板上市委员会审核通过,目前正在等待呈报中国证监会注册。

中集安瑞科的子公司中集安瑞环 科技 股份有限公司已取得香港联交所关于建议分拆的同意,也拟于A股独立上市。

2020年10月初,中集开始以协议安排方式将中集天达私有化。2021年1月25日中集天达已正式退出香港联交所上市地位。

在集团和旗下主要业务板块企业的股权调整和资本运作之外,中集旗下的创新企业也在这方面取得很大突破。中集旗下多家创新企业持续获得外部市场化投资认可,引战工作取得阶段性成果。例如中集冷链 科技 、挂车帮、精新相能3家创新企业相继成功引入外部战略投资者,大幅提高相关创新企业股权价值。

围绕冷链业务,中集近年来推出的创新企业发展势头良好。其中中集冷链 科技 业务表现强劲,逐步覆盖冷链物流产业的“最先”和“最后”一公里;精新相能旗下子公司中集冷云高标准完成新冠疫苗的国内外温控运输,并成为交通部公布的首批新冠疫苗运输重点联系企业;小飞鱼成为京东物流东南亚冷链唯一指定合作伙伴。

2020年,中集创新业务总体呈现出良好发展势头,集团及各板块创新企业总收入实现较大增长。冷链业务外,中集模块化建筑(含设计院)销售收入翻番,同比扭亏为盈,中集同创/汇杰、中集安防、挂车帮、中集蓝等创新企业也都取得了较大的业务进展。

回望2020:中集已形成聚焦于物流和能源行业的跨国产业集群

报告表示,中集通过业务拓展及技术开发,已形成一个专注于物流及能源行业的关键装备及解决方案的产业集群。

首先,在物流领域,中集依然坚持以集装箱制造业务为核心,以道路运输车辆业务为延伸,以空港、消防及自动化物流装备业务为扩展,以物流服务业务为依托,同时辅之以单元载具业务,共同为现代化交通物流提供一流的产品和服务。

在能源行业领域,中集一方面以陆地能源为基础,开展能源、化工及液态食品装备业务;另一方面以海洋能源为抓手,开展海洋工程业务,包括传统海洋油气和海上可再生能源的开发。

展望2021:踏上“二次创业”的新征程 实现持续的有质增长

报告提出,展望2021年,中集将坚持“制造+服务+金融”的战略定位,继续推进业务转型升级,以客户需求为导向,由制造向服务延伸,聚焦主业,优化产业结构;将继续提升全球运营能力,优化业务和资产,加快产业聚集,培育产业链优势;在技术升级、业务模式及管理机制方面不断创新并控制风险;努力把握市场变化,布局新兴产业和创新业务,实现持续的有质增长。

2021年,是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是中国“十四五”规划的开局之年,也是中集人踏上“二次创业”新征程的起步之年。以深圳资本集团入股中集集团为新起点,中集正处于转型升级、确定新战略规划的关键期。

2021年,中集集团将把握深圳“双区”建设的 历史 性机遇,适应国家“双循环”的新发展格局,尊重时代、敬畏市场,深挖国内市场潜力,发扬敢闯敢试、敢为人先、埋头苦干的特区精神,坚决实施以业务为导向的发展方式,全面提升业绩完成率,主动思考、快速行动,为全球客户继续贡献中集智慧和中集方案。

广东合即得能源科技有限公司怎么样?

简介:广东合即得能源科技有限公司是中国水化集团的核心创新企业之一。向华博士及其团队在上世纪九十年代创建了“水基科学向华理论”,同时发现了“水基能源循环规律”。于跨世纪元年2000年提出了“动氢”理念,现已拥有了300多项发明专利。2009年发明并制造出“水氢机”引领中国率先进入氢能时代。广东合即得能源科技有限公司陆续研发并生产了HMRI系列高纯动氢机、HMRIE系列水氢发电机等世界技术领先、国内首创的氢能应用产品。广东合即得能源科技有限公司在“水基科学向华理论”的基础上提出了“橘尺盯动氢”理念,即利用便携可移动的水氢机将难以储运的氢能按人们的需求即产即用,让氢能随时随地“动起来”。水氢机是以甲醇和水的混合液作为原料,将其汽化——催化重整—困誉—纯化,从而产生高纯度氢气的一种装置(如图1),具有便携可移动、原料来源广、氢气及产即用等特点,不仅解决了氢气的储运难题,还将氢气的使用成本降低到1%。HMRIE系列水氢发电机有通信基站醇水氢燃料电池UPS供电系统和水氢燃料电池汽车等项目。广东合圆和即得能源科技有限公司现已拥有了300多项发明专利。

法定代表人:向华

成立时间:2013-06-26

注册资本:1492.54万人民币

工商注册号:441900001641550

企业类型:其他有限责任公司

公司地址:东莞市樟木头镇柏地柏兴二路18号A幢

深圳氢时代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怎么样?

深圳氢时代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是2005-02-25在广东省深圳市注册成立的有限责任公司,注册地址位郑知于深圳市盐田区沙头角街道田心社区沙盐路3018号盐田现代产业服务中心(一期)A座6层A-34。

深圳氢时代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的统一社会信用代码/注册号是91440300771627127H,企业法人王安闽,目前企业处于开业状态。

深圳氢时代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的经营范围是:一般经营项目是:一般经营项目:新能源的技术研发、技术转让、技术咨询、技术服务;氢燃料电池动力系统及其零部件的研发、生产和销售;氢燃料电池、系统控制设备及相关检测系统的研发、生产、销售;燃料电池备用电站、移动电站、热点联供系统、便携电源的研发、生产、销售;制氢、储氢、加氢及氢能相关动力和储能系统的咨询、研发和销售;新能源汽车及相关零部件、蓄电池、金属材料的销售;货物和技术进出口业务;各类加氢站及其基础设施的投资。(法律、行政法规、国务院决定禁止的项目除外,喊宏消限制的项目须取得许可后方可经营),许可经营项目是:许可经营项目:氢燃料电池动力系统及其零部件的生产和销售;氢燃料电池、系统控制设备及相关检测系统的生产、销售;燃料电池备用电站、移动电站、热点联供系统、便携电源的生产、销售。本省范围内,当前企业的注册资本属于一般。

通过百度企业信用查看深圳氢时代新能源科技有限公绝握司更多信息和资讯。

祥峰投资怎么赚钱

2022年,新能源以及碳中和成了为数不多确定性较强且前景明朗的投资赛道,于是各路VC/PE纷纷成立专注新能源、碳中和、ESG的新基金,进军新能源板块。

作为亚洲成立时间最早的创业投资机构之一,祥峰投资2008年晌兆进入中国市场以来,一直致力于投资国内高成长性的科技创新企业,见证了中国14年来科技创业环境的变化。

随着国内新能源、碳中和技术与产业链近年来的快速发展,以及政策的大力支持,祥峰投资早期布局的多个新能源领域投资项目也浮出水面:

包括道童新能源、澳睿新能源、绿芯科技、策立科技、铱钼智能等,覆盖新能源车、新能源电池、能源数字化管理以及传统产业绿色升级等多个领域。

此外,值得一提的是,早在2013年新能源车尚未大规模量产之前,祥峰投资就投资了一家电动车高性能可充电混合锂金属电池企业SES。

该企业研发出全球首款100Ah锂金属电池,在稳定、安全的前提下,将车用新能源电池的能量密度提高接近一倍,并在今年成功登陆纽交所。

针对祥峰投资颇为擅长的新能源以及双碳领域,维犀财经旗下媒体「投资人说」特邀祥峰投资合伙人李伟,围绕该领域投资的机会和风险话题展开了一场深度对话。

对于目前国内新能源以及双碳投资环境,李伟看到了很多新的技术路线和市场变化所带来的影响以及投资机会。

以下是本文提到的几个核心观点:

1、稀有金属价格上涨势必加速电池再生行业发展;

2、新能源电池技术将处于百花齐放状态,锂电池技术迭代带来新的投资机会;

3、安全以及成本是制约氢等新型能源大规模应用的主要原因;

4、新能源领域创业者和投资者不仅懂要技术更要懂产业。

01

能源结构调整

投资机会在哪里?

众所周知,无论财政补贴、税收补贴、人才政策还是IPO绿色通道,政策引导对各行业的发展都十分重要。

例如,前几年国家重点扶持的新能源车产业,带动其整个上中下游产业链的快速发展,新能源以及双碳产业同样适用这样的增长逻带磨辑。

首先,国家对双碳目标的决心非常大。

新能源以及双碳不是单纯的经济问题,而是人类环境保护和生存问题。

今年,国内南方以及欧洲炎热的极端天气让很多人深刻认识到全球气候变暖所带来的危害。

近日,联合国再次发出最新警告称全球变暖对人类的影响越来越严重,气候变化对全球的影响正进入未知的破坏领域,而各国未能有力应对气候变化。

各个国家一致认可控制碳排的重要性,但实际上却很难推进,究其原因主要在于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目标之间很难协调。

相比其他国家,我宴行租国控制碳排放的决心很大,给出了明确的时间表以及《2030年前碳达峰行动方案》。

在2030双碳目标和政策推动下,各个行业降低双碳排放的需求明显增多,并且变得尤为迫切需更具绿色环保的技术进行升级和迭代,因此投资机会非常多。

其次,受地缘政治因素影响,现在石油、天然气等传统能源价格高涨,各个国家也将能源安全放在首位。

为了降低对传统能源的依赖,有实力的国家加快了能源结构调整的步伐,在传统能源外积极开发太阳能、风能、潮汐等新型能源。

此外在技术成熟度上,新能源电池、储能、光伏转化效率等制约新能源发展的关键技术相比10年前有了很大提升。

现在无论是应用端还是上游材料,整个产业链的成熟度也与10年前不可同日而语。

对此,祥峰投资主要围绕“源头”以及“生产过程”中的“节能减排”进行投资布局,重点关注储能、新材料、绿色出行以及传统产业绿色升级等细分行业中能够促进行业发展的早期技术型公司。

02

新能源车产业还能淘到金吗?

近两年虽然造车新势力遇不同程度的难题与挑战,但从投资情况来看,新能源车相关产业投资热度依然不减。

清科数据显示,今年上半年,新能源车投资数量同比增长17.9%,是仅有两个投资数量实现增长的行业之一。

谈到新能源车投资机会,最主要的方向非新能源电池莫属。

在此领域祥峰投资先后投资了高性能可充电混合锂金属电池开发者和制造商SES、锂电池高镍梯度正极材料商澳睿新能源以及磷酸铁锂废料再利用企业道童新能源。

提到新能源电池,有个不能回避的重要问题就是锂的价格从最初3万元/吨,现已暴涨至33万—34万元/吨, 一年暴涨了10倍。

受成本因素影响,制造成本更低的磷酸铁锂电池装机量反超三元锂电池。

对于新能源电池日趋严峻的市场竞争环境以及市场变化,李伟看到了一些新的投资机会:

1、 稀有金属价格上涨势必加速电池再生行业发展

现在车企利润都比较薄,很多利润都被上游矿场拿走。

短期原材料上涨会向终端用户转移,长期来看这一问题可以通过电池回收技术有效解决。

因此祥峰投资去年投资了道童新能源。

此外,电池回收还能降低新能源汽车报废带来的污染,减少采矿带来的碳排放。

2、锂电池技术迭代带来新的投资机会

三元锂电池装机量占比下降除了成本因素外还有安全因素。

在新能源电池赛道祥峰投资去年投资了澳睿新能源。

这家公司在技术上提高了高镍三元锂电池的安全性,同时能量密度更高,增加了车厂使用三元锂电池的信心。

此外,很多电池厂出于成本考虑在安装储能时通常优先选择磷酸铁锂,锂电池技术将继续向高能量密度、高安全性、低成本方向迭代。

3、新能源电池技术将处于百花齐放状态

目前,包括宁德时代在内,很多新能源电池企业也在尝试锂电池之外的电池技术路线。

钠离子电池、石墨烯电池、锌电池、氢燃料电池、液流电池等新型电池均取得了不同程度的进步。

由于不同技术路线下电池的成本和效率不尽相同,未来各个技术路线的电池技术和锂电池将是互补关系,每种电池技术都有它所适用的应用场景。

除了能源电池相关产业,祥峰投资还在应用端投资了新能源宽体车项目铱钼智能。

随着燃油价格越来越高,电费成本优势越来越明显,铱钼智能每天每台车使用的电费只有普通宽体车燃油费用的1/3。

此外,由于矿区主要集中在内蒙、新疆这些风电资源丰富的地区,未来将有大量便宜的绿电可供使用。

03除了新能源车

还有哪些投资机会?

新能源车之外还能投什么?

这句话成为最近投资人之间常问的一个问题。

对此,李伟给出的答案是储能、能源数字化以及传统产业绿色升级。

简而言之,围绕能源生产源头以及传统工业生产过程这两个大方向展开布局。

国内目前火力发电占比一直在70%,为了提高发电源头的节能减排情况,2030目标计划将太阳能、风电占比从不到20%提高到30%。

因此从能源生产“源头”实现节能减排,对于国家实现2030目标的重要性不言而喻。

在此方向,李伟认为机构投资人很大的一个投资机会在于发电与应用端如何实现有效调节:

“由于新能源不像火电那么稳定,在并网过程中会造成电网的波动,因此需要大规模储能作为缓冲的同时,还需电网的智能化、数字化升级”。

电网数字化、智能化升级十分重要,但目前投资机构在这一领域的投资并不十分活跃,主要原因在于不少投资人担心电网行业的垄断性不利于创业企业进入。

因此对这一领域的投资和创业机会观点不一,处于非共识阶段。

对此李伟表示:“虽然电力属于垄断行业,但现政府正积极推进整个产业加快市场化改造。

例如,为了鼓励电价市场化,很多省份设立了当地的电力现货和期货交易市场。

其实无论发电、并网还是用电侧,智能电网不仅能够削峰填谷,而且还能推动新型能源的广泛使用,因此能源数字化有很多投资机会”。

此外,传统产业绿色升级也是节能减排的一个重要领域。

去年「祥峰投资」投资了策立科技,这家公司的核心技术在于可以精确控制轧钢加热炉的燃烧温度,提高钢铁产量和质量,与此同时还能通过智能化燃烧解决方案实现节能减排,降本增效。

一些新型材料可以从底层设计提高能源的转化率,也是双碳很重要的一个方向。

例如,澳睿新能源虽然是一家电池研发企业,但其核心技术在于研发出了可以提高电池寿命和能量密度的锂电池高镍梯度正极材料,起到了节能减排的作用。

其实,新材料在很多产业可以起到减排增效的作用。

「祥峰投资」投资的第四代半导体材料公司进化半导体,其拥有的氧化镓材料技术可以提高功率器件的能量转化效率,达到降低功耗的目的。

04如何看待

氢能产业的投资机会?

氢不仅是地球上存在最广泛的一个物质,而且氢燃料更加清洁,属于0污染,不会产生任何温室气体。

氢燃烧生成的水还可以继续循环使用,是未来清洁能源重要方向之一。

与此同时,近年来氢能源上下游整个产业链发展非常快,因此祥峰投资一直关注这个方向的投资机会。

氢作为新型能源有很多优势,并且在氢气制造、储存、运输等方面国家投入了大量基建。

在终端使用方面氢燃料电池技术也在不断进步,一切都向着良好方向发展。

但李伟认为距离氢能的广泛应用仍有相对较长的路一段要走,目前有两方面原因制约了整个行业发展和氢能的大规模使用。

1、成本因素

目前氢燃料电池车比电动车以及传统燃油车成本都高出很多,究其原因不仅在于氢燃料电源和使用氢气的显性成本,而且在于其较高的隐性成本。

比如氢能车上储氢的气瓶,虽然氢单位质量产生的能量是最大的,但由于目前氢的储存大多使用的还是普通器材,单位能量转化率其实并没有太多优势。

由于氢对高压气瓶的要求比较高,所以车上所用的氢能高压气瓶通常比较重,体积比较大,成本也比较高。

虽然现在也有一些解决方案,比如在车上装甲醇,使用时再转化成氢气,然后驱动氢燃料电池做动力。

但由于氢能产业尚处早期阶段,很多技术尚不成熟,需要不断持续引进技术手段。

2、安全因素

制约氢能应用的另一个重要原因则是安全问题。

不像汽油或者动力电池有很高安全度,氢气的体积浓度在4.1%~74.2%,在空气中的爆炸范围非常大。

因此,虽然氢能源车在开放环境比较安全,但在私人车库或是地下停车场等密闭空间,氢气稍有泄露就会有很大安全隐患。

因此现在氢能源车大多使用在可流程化管理的商用车,比如卡车物流车队等To B场景,进行正规化的管理使用。

在乘用车领域,受限于成本以及安全双重原因,氢燃料车距离大规模家庭应用还有很长一段时间。

05新能源有哪些

需要注意的投资风险?

新能源以及双碳作为异军突起的新兴行业,一方面意味着有很多新的投资和创业机会,另一方面则也意味着在技术、市场等方面仍然存在诸多不确定性。

对于新能源领域隐藏着的投资风险,李伟认为:“新能源以及双碳领域的投资风险虽然有一定特殊性,但与其他领域投资风险的判断有很多类似的逻辑”。

1、成本以及经济性

虽然为了支持新能源产业发展,国家推出了各项补贴政策,但相比燃油、煤炭等传统能源,新能源目前在成本上并不占优。

以新能源车为例,如果新能源电池不能通过技术以及规模化等方式降到几百块钱每千瓦,做到与传统柴油车平价的话,在做此类项目估值时,以商用车而不是以To C端乘用车进行市场评估,可能更贴合市场实际情况。

2、与现有装备的兼容性

现有设备存量巨大,设备替换成本高,即便企业响应国家政策进行节能减排,也不会选择马上更换更加环保的新设备,而是希望在现有设备上进行简单优化就能起到一定节能减排的作用。

因此新能源以及双碳技术要想在企业中大规模应用,需要考虑与现有设备间的兼容性,否则一段时期内很难得到广泛推广和应用。

3、原材料获取难度

新能源与双碳很多领域需要贵金属、原材料、高端材料,因此材料获得的难易程度也是投资人需要考虑的一个重要因素。

例如今年不少机构所关注的生物质发电领域。

由于依赖秸秆作为发电原材料,而秸秆受限于粮食产量以及运输半径,用量大可能会威胁到粮食安全,未来可能很难受到国家政策鼓励,因此在投资过程中需要谨慎考虑。

4、不仅要懂技术更要懂产业

能源产业垄断性比较强,并且上下游产业链比较长,因此创始团队除了要有好的技术外,还需要对行业有比较深的理解以及合作资源。

例如虚拟电厂以及智能电网,虽然是比较好的投资和创业机会,但如果创业团队是一支没有能源产业背景的互联网技术团队,即便研发出了比较好的算法,在实际应用和业务拓展中也常遇到很多问题。

新能源和双碳作为新兴产业,很多技术型成长公司目前仍处于早期阶段,加大了投资机构遴选项目的难度。

因此,投资人需要保持冷静客观的思维,挑选真正具有价值的公司。

与此同时,投资人要深刻认识到新能源产业投资是一个比较长期的过程,例如祥峰投资所投资的SES公司,在上市前整整陪跑了七八年。

由于科技型早期项目往往需要投资机构花更多时间和精力给予各种支持,最大程度降低项目的创业风险,因此投资机构越来越重视自己投后能力。

祥峰投资的务实作风,在其投后服务上体现的十分明显。

早期项目招人通常比较困难,为此祥峰投资成立了一支HR团队帮助被投企业做招聘。

从工程师到CFO,祥峰投资HR团队每年可以帮助被投企业招几十甚至上百号的优秀员工,受到了被投企业的看重与认可。

此外,作为一只全球化的基金,祥峰投资不仅可以为国内被投企业搭建与以色列、美国、新加坡等国家优秀创业者交流前沿技术的平台,而且可以帮被投公司扩展东南亚、欧洲、日本、韩国等海外客户资源,并在海外搭建供应链。

这些对于降低被投企业创业风险而言,无疑十分重要。

虽然生活经常设置难关给我们,但是让人生不都是这样嘛?一级级的打怪升级,你现在所面临的就是你要打的怪兽,等你打赢,你就升级了。所以遇到问题不要气馁。如需了解更多深圳氢能股票的信息,欢迎点击媒市股网其他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