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经济不断变化,财经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随着金融市场的不断发展,投资者们需要了解更多的财经知识,以更好地把握投资机会,实现财富增值。媒市股网将带大家一起认识关于1910年橡胶股票的原因的相关信息,看完本文,希望可以帮到你。

1910年的股灾是怎么影响大清国的

1910年的股灾是怎么影响大清国的

回顾发生在1910年的那场股灾,根源于极度的监管缺失,让市场上充斥着各种做局和投机,最终演绎成了金融危机的一地鸡毛,与此同时,它推倒了大清灭亡的多米诺骨牌。

1910年,先是正元、兆康、谦余三家钱庄在7月22日同时关门停业了。它们是第一拨倒下的钱庄,却牵连9家钱庄倒闭。就连叶澄衷家族的升大、余大、瑞大、承大也宣告歇业清理,被称为“四大皆空”。与此同时,严信厚所创的源丰润以及李鸿章家族经营的义善源也元气大伤,源丰润属下德源钱庄损失约有200万两。

导致这样一场金融风波的,是橡胶股票泡沫的破碎。

说起橡胶股票,顾名思义,就是与橡胶相关的股票。大家都知道,橡胶在今天俨然成为生活的“必需品”,因为满大街跑的汽车都需要用它来做轮胎。20世纪初,也正因为汽车工业的迅速发展,导致橡胶生产成为朝阳行业,很多没见过橡胶树长成什么样的人,都忙不迭地投资橡胶行业,开办公司,发行股票。在1909年底,这股热潮波及到了中国,上海首当其冲。当时上海人称橡胶为橡皮,所以也将橡胶公司发行的股票称为“橡皮股票”。其中,最早发行橡皮股票的是英商渣华橡胶公司,每股为9两,但开市不久就涨到了30两……如此的高收益,显然冲昏了很多人的头脑。他们疯狂地投入到其中,推动了股票价格的疯长。这是一场击鼓传花的游戏,谁也不知道,这花最后落在谁人之手。但谁都知道,谁不参加,谁就不是时尚中人,到时候聊天都找不到共同话题,更重要的是,谁就跟钱过不去。可以说,橡胶股票见证了人性的贪婪,以及旧上海对财富的狂热追逐。

正是利用这种盲目和跟风,一些外商趁机做局,大肆圈钱。英商麦边就开设了一家兰格志橡皮股份有限公司,这是一家皮包公司,为了向上海市民招股,他采取了一系列舆论宣传攻势,“首先,在上海几家著名报纸上刊登一篇题为《今后的橡胶世界》的文章,先介绍橡胶的性能和用途,再分析世界上橡胶市场在今后30年内的供求趋势,给读者造成橡胶产品身价百倍的印象。

“其次,在报上刊登整版广告,宣传兰格志公司除在海外拥有许多橡胶种植园之外,还从事木材、石油等行业,资金充足,实力强盛。

“再次,拼凑一个董事会,声称该公司在新加坡的橡胶种植园获得丰收,在英国伦敦股市,该公司的股票不断上涨。另外,将新加坡一家橡胶种植园的外景摄制成电影,招待上海市民观看,并宣称该公司股票每年分红可达45%。

“最后,采取提早发红利的办法来抬高股票声誉。该公司宣称,兰格志比其他公司业绩显著,其发行的股票在3个月后即发行股息,每股可得12.5两。通过这种宣传造成该公司股票势必大涨的轰动效应,一时间人们趋之如鹜。”

为了吸引一时缺少资金的购买者入股,不少洋商与外国银行互相串通,凡购买洋商橡胶股票的,可向汇丰银行、麦加利银行、花旗银行押款。

各种宣传,加上银行的助纣为虐,不难想象上海为什么为橡胶股票如此疯狂。不要说升斗小民,就连高高在上的官老爷,这次也不顾身份一起加入了大合唱。“据时人描述,自1910年春起,‘此风披靡上海,各官商竞向钱庄及外国银行调用款项,投机若狂’,而各大钱庄‘亦以此项股票远胜现金,争先收积’。至于一般中小商人和殷实市民,投入多年积蓄,甚至变卖家中衣物、首饰以换购股票者,不可胜数。”

据上海商务总会估计,只有两成橡胶股票为在沪外国人购得,其余八成全都进了华人的口袋。又据统计,华商在1909—1910年初投入橡胶股票交易市场的金额约为4000万两。于是上海钱庄的可流通资金,几乎全部被橡胶股票套牢。

上海道台蔡乃煌自然不会放弃这家门口的机会。他动用自己手中的权力,将道库存入钱庄的资金不断透支,购进大量橡胶股票。

而另外一位候补道台施典章同样力度不小,动用了川汉铁路公司的公款,购进兰格志股票达485股,每股市价1400两到1500两之间。这些公款是川汉铁路公司从民间募集到的修路资金。只是这些钱怎么到了施典章的手里?这跟他的身份有关。其时他就任商办川汉铁路公司的CFO(总收支),正是管钱的。那么,他不在西南,却跑到上海炒股,又是为何?这也跟川汉铁路公司想在上海这个金融中心做投资有关。

说起来,自商办以来,川汉铁路公司要想修路,必须要募集资金。但它比不上苏路,以及汤寿潜所在的浙路公司,靠近沿海发达城市,可以靠商界投资就能过好日子,它却只能仰赖于名目繁杂的种种捐税——靠着向全省农民强行摊派征收的“租股”,才在几年之内筹集到了1000多万两。自1904年1月起,“清廷批准川汉铁路公司在成都岳府街成立,明文规定排斥外资,资金来源即‘田亩加赋’,在田租的基础上将铁路建设费用作为附加税,摊派到每一亩田地,税率为3%。四川是个农业省份,这种做法无疑让几乎每个四川人都和这条铁路利益攸关” 。这一年,赵家蕃与沈缦云等人出资支持于右任在上海创办的《民立报》,就直指这都是“川人一点一滴之膏血,类由倾家荡产,敲肌吸髓而来”。饶是如此,这强募起来的1000多万两,和它认造的成都至宜昌铁路就需款9000万两相比起来,依旧杯水车薪。反正铁路是一时半会修不起来了,这些钱再少也是巨款。这让管理层动起了靠钱生钱的主意,以便为这些资产“保值增值”,于是施典章便手握着350万两,闯荡起上海滩来。当橡胶股票掀起全城热恋之际,这位CFO于公于私都要搏上一搏。

何况买股票的钱,还不是自己的。

正是在无数只推手的推动下,橡皮股票的价格扶摇直上。像兰格志的股票,到1910年3月底,已涨到每股1650两,为原票面的275倍。当巨大的泡沫破碎之际,就是万民跳楼之时。戳破这一泡沫的,是全球最大的橡胶买主美国。它突然宣布,限制橡胶进口和消费,国际橡胶价格应声急跌,相关的股票交易随之停顿,人们手里昨天还价值千金的股票,转眼成为一堆废纸。

倒霉的还有商务印刷馆的夏瑞芳。

因为张元济的入主,商务印刷馆的业务蒸蒸日上。他本人也落得一身轻闲。只是,余暇时间多了,他也迷上了股票。很不幸地,就迎头撞上了这一年的股灾。“股灾中,夏瑞芳损失极大,以至于资不抵债,不得不变卖房产。他还用股票抵押,向书馆借款10万,但抵押的股票论价值已一文不值。并且,他解雇了部分编辑人员,转嫁成本。夏瑞芳投机冒险,殃及公司,虽尚未牵动大局,却为培养最可怕的竞争对手留下隐患。武昌起义爆发,书馆祸起萧墙,内部职员陆费逵自立门户,成立中华书局。”

城门失火殃及池鱼。开设没几年的四明银行也跟着吃了苦头。因为第一批倒闭的正元、兆康、谦余这“哥儿仨”,是四明的主要往来户,倒欠庄票22万两。受此影响,四明的股票大跌,同时营业衰退,竟濒临破产。这样的局面,显然是虞洽卿当年所没料想到的,他更是无力回天。1911年4月,总、协理一干人等被迫辞职。时任浙江银行上海分行经理的孙衡甫乘机抄底,盘进该行,出任董事长兼总经理。

好在肥水流的不是外人田。这位孙先生还是宁波慈溪人。

施典章更是彻底凌乱了。

除了自己被股票给套牢之外,他还有个不敢言说的痛。那就是这倒霉催的正元、兆康、谦余,虽然名义上的老板分别是陈逸卿、戴家宝以及陆达生,但他才是这三家钱庄的真正靠山。按照川路公司内部风险防范的要求,公款在上海钱庄存放生息,每一钱庄的存款上限不得超过15万两。但他身为CFO,却知法犯法,在正元存款50万两,在兆康存38万两,在谦余存25.5万两,合计113.5万两。

谁也不知道三家钱庄私下里给了他多少好处,也不知道陈逸卿对他施以了什么魔法,反正除了大量的存款,他还将一笔95万两的巨款,通过陈逸卿任买办的利华银行放款。但毫不例外的是,这些钱都被老板们拿去炒了橡胶股票。

它们的停业,意味着施典章所有的投资,都成了坏账。

“自从正元在股灾中倒闭后,施典章就一直惴惴不安,担心陈逸卿会出事。为了防范万一,施典章已经拍电报将小妾和儿子都召到了上海,他悄悄地提了8万两银子,到处放风说自己将到香港去售出被套的股票,以便弥补亏空。”

精明的麦边一点损失都没有。因为他早已趁高出手,跑回了国外。

一同携带回去的自然是巨款。

留下来的,是一地鸡毛。

上海股市一片狼藉。

晚清民国三次股市崩溃:买橡胶股不知橡胶为何物

过去一周,我国哪里最“疯狂”?答案是股市!感觉没去炒股都不好意思跟人聊天。但股市有涨就有跌,有大泡泡就有崩盘之时,大起大落才是股市的常态。这种“大起大落”在新中国成立前的近百年中屡见不鲜。让我们回顾一下晚清民国的三次股市大崩溃,以为镜鉴。

炒股者从不问公司业绩好坏

早在1860年代,洋行股票就开始在上海问世。之后,在洋务运动的驱动下,第一只华商股票―轮船招商局于1872年底开始交易。接下来,江南制造局、开平煤矿等现代工业企业、矿业企业相继发行股票。

正如1882年9月2日的《申报》所评论的:“今华人之购股票者,则不问该公司之美恶,及可以获利与否,但有一公司新创、纠集股份,则无论如何,竞往附股。”就是说根本也不管你公司是干什么的,是蒸蒸日上还是面临倒闭,总之你敢发我就敢买。

于是大起大落的 *** 来了。1883年10月,对矿业股票的过分投机导致中国迎来了历史上第一次现代意义上的金融危机。当时矿业股票暴跌,形同废纸。于是股市崩盘,股民血本无归,纷纷上天台思考人生。

买橡胶股不知橡胶为何物

1910年爆发的橡皮股票风潮,让早期的中国股民再次体验到股票不可爱的一面。

所谓橡皮,是当时上海人对橡胶的称呼。1903年,英国人麦边在上海组织了一家蓝格志(橡胶产地名)拓殖公司,吹嘘其经营范围包括开辟橡胶园、挖石油、采伐木材等,然后开始招股,但虚假宣传了五六年却没什么业务。到1909年,因为世界性的橡胶涨价,外国开发成功的橡胶园企业主和投资人大获其利,于是购买橡皮股票的中国人逐渐增加。就像商场大减价一样,甭管卖什么,总会有人一窝蜂围上去,于是人人争先,个个奋勇,不甘落后。麦边和其他橡胶公司就利用这一时机疯狂抬价,由原本约60两的股面值抬升到1450余两。然后一众冒险家佯言回国,一去不回,股票价值遂一落千丈。

当时媒体是这样批评此事的,说“可异者市中尚有不知橡皮为何物者”,就是说很多炒股的人根本连什么是橡胶都不知道,照样炒。

实业都不做,钱都拿去炒股

第三次是在1921年,当时在北平和上海都成立了股票交易所。尤其是1920年7月的上海证券物品交易所,成立仅半年间,就盈利20万元,让人以为开交易所赚钱容易,是发家致富奔小康的捷径。到1921年9月,上海有交易所70家,其后开交易所更是像如今开淘宝店一样容易,11月份上海就新增38家。当时人描述说,“报纸广告栏中,几日间有一交易所出现,十日间必有一信托公司发生。”其他国内各大商埠,如北平、天津、汉口,也纷纷步上海之后尘。

当时在交易所,布、麻、火柴、麻袋、烟、酒、沙土、水泥,什么都可以交易,市场一片兴旺。交易所、信托公司相互利用,哄抬股价。加上一战结束,外资再次涌入,和国内游资一道,不问缘由,盲目跟风,一起进入股票交易市场,没人去做实业。1921年9月,银钱业从资金安全考虑,开始紧缩银根,收回贷款,投机者措手不及,破产者十之八九。然后,连锁反应开始,和前两次一样。

上市公司年度审计一般在什么时候开始?

上市公司年度审计一般在什么时候开始?

每年的3月至6月,国内所有企业都必须接受企业年检。

内资企业年检的内容

企业年检的内容主要有四个方面:

一、企业法人登记事项的执行和变动情况。

二、投资情况。年检中检查的企业投资情况,主要是指企业以股东身份向其他公司法人的投资,或以联营者的身份在联营企业法人中的出资。

三、资产负债及损益情况。企业必须如实地在资产负债表和损益表中反映生产经营情况和资产的运用效益情况,向有关部门申报,接受其监督管理和指导。

四、投资者出资情况。投资者出资是指:投资者按照企业章程或协议规定,准时足额投入企业的资金数额。

内资企业年检的程式:

一、企业领取、报送《年检报告书》和其他有关资料

1、企业领取《年检报告书》

2、《年检报告书》的填写要求

3、企业申报年检须提交的材料及要求

(一) 年检报告书

(二) 营业执照副本。

(三) 企业法人年度资产负债表和损益表。

(四) 其他应当提交的材料。

非法人分支机构除提交(一)、(二)项所列档案外,还应提交所属法人营业执照影印件。营业执照影印件应当加盖主管机关的公章。 其他材料是指年检时,企业因某种情况,须向登记机关说明或报告的材料。

二、登记主管机关受理稽核年检材料 办理营业执照

三、登记主管机关加贴年检标记或加盖年检戳记 。

登记主管机关对核准通过年检的企业,在其营业执照上贴当年度通过年检的标识或加盖年检戳记。年检标识分"A级"和"B级"两种。对遵守工商企业登记管理法规胃口良好的企业定为"A级",对有违反工商企业管理法规行为的企业定为"B 级"。

四、缴纳年检费,发还营业执照

内资企业年检应提交的材料: 企业申报年检除应提交《年检报告书》、营业执照副本、企业法人年度资产负债表和损益表外,根据本地年检机关的要求,还应提交以下材料:

一、发起人、股东、出资人的合法身份证明

1、发起人、股东、出资人是企业的,应当提交加盖登记主管机关登记专用章的营业执照副本影印件 说明是否已通过上年度年检;

2、发起人、股东、出资人是事业法人、社团法人、民办非企业单位、自然人的,应当提交其合法身份证明覆印件,登记主管机关在必要时,可要求企业附带影印真实有效证明;

3、企业法人设立的领取《营业执照》的分支机构,应当提交所属企业法人营业执照副本影印件,并加盖登记主管机关登记专用章。

二、前置审批的重新认证材料

在关系国家安全、国计民生,以及国民经济中的重要行业、重要领域的企业设立或者经营专案,相关的法律、行政法规都规定了登记注册前置审批制度。前置审批的方式主要有两种,一是许可证,二是批准档案办理营业执照

三、住所、经营场所继续租赁协议

对于租赁期限已满但未办理变更登记的企业,申报年检时,应提交住所、经营场所的继续租赁协议。

四、公司应当提交年度审计报告,不足一个会计年度新设立的企业法人应当提交验资报告。登记机关要求进行验资的其他企业,也应当提交验资报告。

上市公司年报的审计一般在什么时候开始了

一般是1月1日至3月末左右,因为4月份涉及所得税汇算清缴了,调整起来比较麻烦的。年报的时间也是有规定的

上市公司审计时间一般在什么时候?

上一年度会计期间结束之后,所有业务均已记帐完毕,一般是1月下旬,2月上旬,也就是农历春节之前。

沪市A股上市公司年度审计费用

3亿

我国什么时候开始上市公司的?

清朝末年

清末,中国对外资是开放的。外国人可以在中国开设银行,从事各种业务,外资可以自由流动,而且不受监管。中国人可自由从事银行、票号、钱庄的业务,在1906年颁布《银行票号法》之前也没有任何监管。没有监管的金融市场发生了几次波及经济全域性的金融风波。

控制贷款之祸

鸦片战争之后,外资银行数量日增,尤其是清 *** 在向外资银行大量借款之后,外资银行完全控制了中国金融市场。起初,外资银行主要办理外商汇兑,与中国原有的金融机构并没有联络,但1860年代末之后,它们把低利率从社会上吸收来的存款借给钱庄。这种短期拆借利率为7%,低于钱庄借款时10%的利率,钱庄纷纷向外资银行借贷,受其控制。

外资银行向中国放贷是为了控制中国经济,它们主要用控制贷款,抑制中国丝茶出口价格的手段来达到目的。这就引发了1872~1873年的第一次金融风波。这一时期,由于交通和通讯的进步,中国进出口大增,但贸易逆差达300余万两关银,这就使金融市场银根吃紧。1872年初,正在中国丝茶出口的旺季,外资银行只吸收存款而不肯放出,利率甚至高达50%。同时,外资银行还抬高汇价,对出口丝茶的商人施加压力,出口于是陷于停顿状态。1873年出口减少210余万两,钱庄收不回贷款。外资银行只催收贷款而不放贷,商行破产五六十家。1874年初,有一半的钱庄破产。

在这次金融风波中,外资银行摸到了中国金融市场的规律。正常情况下,利率大体为每年8%,但如果外资银行收回贷款,市场银根吃紧时,年利率会高达33%。1878~1879年的第二次金融危机正是外资银行利用了这个规律,干扰金融市场的结果。

1878年,中国丝茶的出口仍然不好,商家亏损严重,钱庄受到损失,而外资银行又紧缩贷款200万两,银根吃紧,钱庄为拖欠所累,又有二三十家歇业。1879年,丝茶出口有起色,但汉口和上海的外资银行又不借给华商钱,人为造成了金融紧张。在第一次金融风波中,票号所受冲击并不大,但这一次票号也被牵连,有的票号因周转不灵而倒闭。

这两次金融危机使外国人控制了中国的丝茶出口量及价格,贸易处于停滞状态。风雨飘摇的中国金融业又进入了1883年的第三次金融风波。这一年,上海金融市场受投机活动和企业股票波动的影响,动荡不已。9月中,当市场需要大量资金时,外资银行却拒绝办理短期信用贷款,这使纯泰和泰来两家大钱庄在10月中倒闭,共欠银26万余两。与钱庄有业务往来的票号受到严重损失,于是急于收回贷款,而这一举动又加剧了金融动荡。到冬天,上海的78家大钱庄只剩下10家,受连累的金融机构达三四百家。

贴票风潮与股票诈骗

1897年发生的金融风波与贴票相关,称为“贴票风潮”。贴票是一种高息揽储的做法。例如,客户以现金90元存入,钱庄付给面额为100元的远期庄票一张,为期半个月,到期客户就可以用庄票取回100元。贴票为潮州商人郑氏的钱庄所创,利率起初为20~30%,以后甚至高达50~60%,这种不规范的做法吸收了大量资金。但到1897年,由于贴票发行过多,钱庄无力偿还,这就引起了人们的恐慌。波及未发行贴票的钱庄和票号,又形成了严重的金融风波。

发生在1910年的金融风波是由于股票诈骗引起的,称为“橡皮股票风潮”。橡皮就是橡胶( 20725,-760,-3.54%)。英国人麦边于1903年在上海成立了兰格志公司,宣传从事开辟橡胶园、开发石油、煤炭、采伐木材等业务,开始招股活动,但并没成功。1909年,世界橡胶价格暴涨,国外从事橡胶开发的企业和投资人大获其利。许多人购买橡皮股票,麦边和其它橡胶公司乘机哄抬股价。兰格志公司票面100荷兰盾(合白银60两)的股票被炒到近1000两白银,超过了面值的十六七倍。兰格志公司在骗到钱之后就逃跑了,股价一落千丈,原来做股票抵押的外资银行也中止了该项业务,并追要贷款,这种股票于是成为废纸,各钱庄或承做股票抵押,或贷给购股者的钱此时已无法收回,这又引发了金融风波。在这场风波中又有一半钱庄倒闭。1909年,上海有钱庄100家,经过这场风波,到1911年时,只剩下51家。

惨痛教训

在金融市场如此混乱,金融风波频发的情况下,洋务运动与中国民族工业哪能得到健康发展?

清末的金融风波与当时中国受外国侵略, *** 软弱相关。外国银行凭借特权在金融市场上兴风作浪,从中渔利,是金融风波的重要根源。因此,一国的金融市场无论开放到什么程度,都必须控制在自己手中,不能让外国人控制中国金融。金融风波发生的另一个原因是缺乏金融监管。无论外国的银行,还是中国的钱庄、票号,都从自己的眼前利益出发,违规操作,根本没有什么立法或监管机构。一个没有规则的金融市场,其游戏岂不是一片混乱?

直到一百年后的今天,外资冲击一国金融市场,国内金融机构的违规操作仍然没有根除。金融开放和金融监管两者缺一不可,没有监管的开放只会引起混乱,而无利于经济发展。

上市公司2009年年报什么时候开始公布

本月12日第一份年报公布,到4月30日全部公布完毕

:data.eastmoney./bbsj/200912.

上市公司2015年度审计报告一般是几月份出的

上市公司年报和审计报告是4月底必须出的,是两份报告。

年度审计报告:根据公司规模不同差别很大,一般来说年底扎帐以后年报审计正式开始,有的是春节后开始,小一点规模,比如创业板的公司可能一个多月就能出报告,大一点的主机板公司可能要两三个月。一般情况下中报是不需要审计的,如果要审计,会比年报时间稍短一些。

上市公司一般在什么时候解禁原始股?

1、上市公司解禁原始股、通过股权分置改革的日期一般是从上市日起的1~3年内。

2、解禁原始股中的原始股是指对于股权分置后的限售股、在2006年以前上市的股票,这些股票的原来的非流通股东经过股权分置改革后,获得了上市流通的权利,但一般都要在该股票股改后的大约三年时间内分段允许上市流通的。对于增发的类别,一般是该股票有非公开增发等的情况出现,这种情况一般都是存在一定的限售时间,主要是防止非公开增发物件通过增发的途径等套取利润,用时间来控制这种行为的成本。

3、所谓原始股解禁是指被锁定部分的原始股放开流通了,因为原始股股价非常低大约在一元钱,相比现在的股价已经很高了,应当说是获利丰厚,股票一旦赚不少钱抛售的概率就很大,因此对该股股价会造成一定的影响,影响大小取决于抛售该股数量的大小。

2011年度审计师考试通过后,证书什么时候开始办理

2012年5月就可以领证

每年都是这个时候,各地相差不过两周时间。

A股上市公司的财年从什么时候开始

《上市公司资讯披露管理办法》:

财务年度报告应当在每个会计年度结束之日起4个月内

中期报告应当在每个会计年度的上半年结束之日起2个月内

季度报告应当在每个会计年度第3个月、第9个月结束后的1个月内编制完成并披露。

{如果回答满意,请记得给}

如何准确辨析历史选择题中的“直接原因”与“导火线”

导火索不是直接原因。 导火索是导致直接原因的发生,像上例,导火索是清朝以路权抵押,而直接原因是辛亥革命胜利。路权抵押导致了辛亥革命的发生。

导火索:清朝欠了外国债,换不起,以路权为抵押向外国借款,致使保路运动和 辛亥革命

附:清王朝灭亡的导火索

19世纪末,随着西方资本主义大工业的发展,橡胶成了众多工业产品的新兴材料。受到生长周期、气候、土壤等因素的制约,橡胶的生产规模在短期内无法扩大,橡胶股票随之一路疯涨。于是,国际金融资本纷纷在南洋(今称东南亚)地区设立橡胶公司,而总部则设在上海,以便从这个远东最大的金融中心融资。

其中有个皮包公司叫蓝格志拓植公司。它由英国冒险家麦边于1903年在上海登记设立,折腾了好几年都不见起色。但国际橡胶价格出现疯涨局面时,麦边意识到自己的机会来了。

他不惜血本,发动了强大的广告攻势,并每周像模像样地召开一次董事会吹嘘产量。很快,蓝格志公司就成了上海尽人皆知的大公司。

麦边还铤而走险,通过每季度给购买蓝格志股票的股东们发一次优厚红利,让股票购买者失去理智。面值约60两银子的蓝格志股票很快突破1000两一股的大关。

麦边不择手段地操纵股票价格,几个回合下来。蓝格志股票越炒越高。其它橡胶公司也如法炮制。没多时,有钱人竞相购买,一些公馆太太小姐换首饰,卖钻戒,转买股票,如痴如狂。有了钱,还要四面八方托人,始能买到股票。洋行买办兼钱庄老板陈逸卿、戴嘉宝、陆达生等也结成超级橡胶股票投机集团,

当大家做着发大财美梦的1910年6月,伦敦股市终于暴跌,上海橡皮股票随之狂跌。欺贫爱富的外国银行当即停止拆借,并催要还款,涉案的钱庄纷纷倒闭,上海市面一片混乱。

为挽救危机,宣统皇帝批准向外国银行紧急借款。上海道台蔡乃煌还拨出官银,助钱庄稳定市面。

当年9月,清廷要按条约规定偿还庚子赔款,通知上海按照惯例承担190万两,而库存官银早已被拿去救市了。上海大批钱庄倒闭,金融危机开始向全国蔓延,江浙地区除苏州外,杭州、宁波、南京、镇江、扬州5个城市的民营金融机构全线崩溃,全国大恐慌发生。

为偿还战争赔款,摆脱财政困境,清政府不得不于1911年5月,背信弃义,强行将已经朝廷批准的商办干线铁路“收归国有”,以路权为抵押向列强借款,导致了保路运动和随之而来的辛亥革命的爆发。

人天天都会学到一点东西,往往所学到的是发现昨日学到的是错的。从上文的内容,我们可以清楚地了解到1910年橡胶股票的原因。如需更深入了解,可以看看媒市股网的其他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