股票投资是一种需要不断学习和适应的投资方式,投资者需要及时了解市场动态和公司信息,以便做出正确的投资决策。接下来,媒市股网将带你认识并了解华泰证劵股吧,希望可以给你带来一些启示。

华泰证券股票代码

华泰证券股票代码

华泰证券601688。营业范围:证券经纪业务;证券自营;证券承销业务(限承销国债、非金融企业债务融资工具、金融债(含政策性金融债));证券投资咨询;为期货公司提供中间介绍业务;融资融券业务;代销金融产品业务;证券投资基金代销;证券投资基金托管;黄金等贵金属现货合约代理业务;黄金现货合约自营业务;股票期权做市业务;中国证监会批准的其他业务。

拓展资料

一.公司简介

华泰证券股份有限公司(“华泰证券”或“公司”)是一家领先的科技驱动型综合证券集团。自1991年成立以来,华泰证券积极把握中国资本市场改革开放的历史机遇,在业内率先以金融科技助力转型,用全业务链服务体系为个人和机构客户提供专业、多元的证券金融服务,综合实力和品牌影响力位居国内证券业第一方阵,步入国际化发展的全新阶段。 2010年2月26日,公司A股(601688:CH)在上海证券交易所挂牌上市交易。2015年6月1日,公司H股(6886:HK)在香港联合交易所挂牌上市交易。2019年6月17日,公司全球存托凭证(HTSC:LI)在伦敦证券交易所成功上市交易,成为首家按沪伦通业务机制登陆伦交所的中国公司。自此,公司也成为一家在上海、香港和伦敦三地上市的中国金融机构。 依托高度协同的业务模式、先进的数字化平台、广泛且紧密的客户资源,公司财富管理业务、机构服务业务、投资管理业务和国际业务全方位发展,全力打造面向未来的差异化核心优势,竞争实力位居行业前列。2014年以来,公司股票基金交易量保持行业第一(据沪深交易所数据);公司移动财富管理APP“涨乐财富通”月度活跃用户数也长期名列行业APP第一,2020年7月超过1000万(据易观数据),截至2020年末累计下载量超过5,800万;股权承销、债券承销、并购重组业务位居行业前列。 公司拥有全资子公司华泰证券(上海)资产管理有限公司、华泰国际金融控股有限公司、华泰紫金投资有限责任公司、华泰创新投资有限公司;控股子公司华泰联合证券有限责任公司、华泰期货有限公司、江苏股权交易中心有限责任公司;参股南方基金管理有限公司、华泰柏瑞基金管理有限公司、江苏银行股份有限公司等。2016年,公司收购美国TAMP(统包资产管理平台)行业的第三大公司AssetMark,完成首次境外战略收购。2019年7月,AssetMark在纽约证券交易所挂牌上市交易。 秉承“高效、诚信、稳健、创新”的核心价值观,华泰证券将全面实施数字化赋能下的财富管理和机构服务“双轮驱动”发展战略,致力成为兼具本土优势和全球影响力的一流投资银行。

华泰证券280亿配股引监管发声,券商频频大手笔融资为哪般

继2018年在二级市场募资142.1亿元之后,时隔4年,华泰证券(601688.SH)再一次出手募资。不同的是,金额几乎翻了一倍。

2022年最后一个交易日(12月30日)晚间,华泰证券公司拟按照每10股配售3股的比例向全体A股股东配售股份,募资不超280亿元,所募资金全部用于补充公司资本金和营运资金。该募资规模与2021年中信证券并列,达到A股券商配股之最。

2023年1月3日,华泰证券低开逾6%,盘中跌幅一度超过8%,截至收盘报11.89元/股,下跌6.67%。不只是华泰证券,2022年以来,上市券商融资步伐加速,已有包括中信证券、兴业证券等在内共计8家上市券商完成再融资,且其中多家通过配股实现再融资。

面对头部券商的大额“补血”,证监会表示,作为已上市的证券公司,更应该为市场树立标杆,提高公司治理质效,结合股东回报和价值创造能力、自身经营状况、市场发展战略等合理确定融资计划及方式,董事会和股东大会要统筹平衡,审慎决策,切实维护各类投资者特别是中小投资者合法权益。

“顶配”280亿元融资计划

2022年12月30日盘后,华泰证券发布了配股发行预案。预案显示,公司拟按照每10股配售3股的比例向A股、H股股东公开配售新股,募集资金规模不超过280亿元。

若以2022年9月30日的总股本90.76亿股测算,本次发行完成后,华泰证券总股本将增加至117.98亿股。根据假设测算,在不考虑募集资金使用效益的前提下,发行完成后华泰证券2023年度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的基本每股收益和稀释每股收益较发行前将有所下降。

具体计算,倘若2023年归属于华泰证券母公司股东的扣除非经常性损益的净利润较2022年增长10%,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的基本收益从1.1876元/股下降至1.0314元/股,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的稀释收益从1.1603元/股下降至1.0076元/股。倘若2023年归属于母公司股东的扣除非经常性损益的净利润较2022年下降10%,则上述两组数据分别从0.961元/股下降至0.8346元/股,从0.9337元/股下降至0.8108元/股。

华泰证券表示,此次募资将全部用于补充公司资本金和营运资金,以提升公司市场竞争力和抗风险能力,除不超过20亿元用于补充其他运营资金外,主要用途为四大方面:不超过100亿元拟用于发展资本中介业务;不超过80亿元拟用于扩大投资交易业务规模;不超过50亿元拟用于增加对子公司的投入;不超过30亿元拟用于加强信息技术和内容运营建设。

值得注意的是,在公布融资方案后的首个交易日,华泰证券股价大幅下挫,而这一现象也曾在多个券商身上发生。

比如东方证券在2022年4月17日公告配股消息后,4月18日A股股价开盘即跳空下跌,直至跌停。几乎同一时间段,兴业证券配股事项获证监会审核通过,兴业证券股价也在次日跳空下跌了7.89%。

2021年2月26日,中信证券发布公告,公司拟向A股与H股股东,以每10股配不超1.5股,募资不超280亿元,成为A股史上最高募资规模。或许是为了增强股东信心,在发布配股预案的同时,中信证券还发布了2021~2023年股东回报规划,称将尽可能保证每年利润分配规模不低于当年实现的归属于母公司股东净利润的20%。然而,市场反应却并不买账,公布消息后的第一个交易日(2021年3月1日),中信证券A股报收25.62元,跌幅接近6%,全月跌幅达到12.33%。

某券商非银分析师对记者表示,券商宣布配股后股价大跌时常发生,且在市场大幅震荡时尤甚。“投资者会考虑到,可能会出现原有股东不愿意继续配股的情况,而不配股就意味着手中股权被稀释,亏钱还不如卖出。市场行情不好,卖出的股东多了,股价自然下跌。而投资者有这样的悲观预期,连锁反应就是越跌越多。”

券商缘何接连融资

2022年以来,券商再融资持续提速,仅上半年就有多家公司开启了配股募资之路。

2022年1月底,中信证券A股配股成功实施,募资总额为223.96亿元,创下A股市场证券行业配股融资规模的新高。当年4月,东方证券也表示A股配股事项落地在即,拟募资不超过143.33亿元,年底前成功募集127.15亿元。而后,兴业证券也拟通过配股募资规模拟不超140亿元,最终达成100.84亿元。2022年4月12日,财通证券也完成了A股配股发行,募资额为71.72亿元。2022年9月,中金公司公布配股预案,拟以“10配3”的比例配股8.77亿股,预计募集资金270亿元。

除配股外,2022年还有上市券商通过定向增发、可转债等方式完成再融资。比如国金证券、长城证券通过定向增发的方式,分别募集资金58.17亿元和76.16亿元;中国银河、浙商证券完成可转债发行,发行金额分别达到78亿元、70亿元。就在2022年12月26日,财达证券也发布了上市后的首个再融资公告,拟非公开发行A股股票的数量不超过9亿股,募集资金总额不超过50亿元。

在股市震荡的当下,券商缘何顶着股价下跌的风险接连发起再融资?或许,可以从财报上找到一些答案。

以华泰证券为例,2019年营业总收入248.6亿元,同比增长50.35%;2020年的营业总收入是314.4亿元,同比增长26.47%;2021年的营业总收入是379.1亿元,同比增长20.55%。不难发现,虽然同比连年增长,但相对增速却在下跌。

不仅如此,从指标上看,华泰证券已有多项数据接近监管线。截至2022年中,华泰证券资本杠杆率15.21%,接近监管预警标准的9.6%;流动性覆盖率142.18%、净稳定资金率131.44%,均接近监管预警标准的120%。同期,公司两融业务余额1158.7亿元,市场份额7.23%,排行业第2名;公司收益互换业务存续规模1295.86亿元,同比增长86.53%;场外期权存续规模1363.77亿元,同比增长206.75%。

最新的三季报显示,公司营业收入为236.18亿元,同比下跌12.22%;归母净利润为78.21亿元,同比下降29.21%。分业务来看,前三季度经纪业务收入为53亿元,同比下跌11%;公司的信用和自营业务收入分别为21亿元、44亿元,同比减少31%、54%;自营业务收入为3亿元,同比减少88%。

华泰证券的业绩难题不是个例,从整体券商行业来看,2022年前三季度,41家上市券商共计实现营业收入3710.4亿元,同比下滑21%,归母净利润1021.2亿元,同比下滑31.2%;合计年化ROE为6.2%,同比下降3.9%。在此背景下,上市券商积极补充资本,无疑是在为拓展未来发展,提升ROE做好打算。

从募集资金用途来看,近年来券商融资多为满足重资产业务的资本金需求,两融等资本中介、证券及衍生品交易业务、增资子公司、补充运营资金等是最主要的募集资金投向。

国泰君安表示,预计华泰证券再融资完成后将大大缓解风险控制指标压力,助推资本中介与客需型机构业务发展,从而快速恢复乃至进一步提振盈利能力。

平安证券表示,近年来上市券商密集再融资,叠加财务杠杆提升,共同助力券商资产负债表扩张,同时资本市场制度建设逐步完善,场外衍生品、股票做市、注册制跟投等改革逐步落地,券商用表途径趋于多元化,有助于平滑投资业绩波动、撬动更高杠杆、提升ROE水平。

信达证券也表示,部分券商资本杠杆率持续下行,当前阶段券商资本扩充将有利于未来一阶段的扩表进展,持续发力资金类业务以提升ROE。

年中政治局会议前瞻:统筹今年下半年和明年经济运行

按照惯例,7月下旬将召开年中政治局会议,主题通常是“分析当前经济形势,部署下半年经济工作”。此前三年的召开时间分别为2020年7月30日、2019年7月30日、2018年7月31日。因此,定调下半年经济工作的政治局会议可能即将召开。

一般而言,每年4、7、10、12月召开的季度政治局会议,都是决定经济政策方向的关键会议,其中7月下旬年中政治局会议承上启下,重要性仅次于为次年定调的12月会议。从过往看,年中政治局会议所定基调,一般会持续到当年底。

从上半年中国经济走势以及高层座谈会等一系列会议看,年中政治局会议的定调已有端倪。据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梳理,本次政治局会议可能涉及:统筹今年下半年和明年经济运行;应对周期性风险;房地产调控不会放松等内容。此外,碳达峰碳中和、应对物价上涨等议题可能也会涉及。

“上半年国内处在‘稳增长压力较小的窗口期’,政策重心促改革和防风险的权重大于稳增长,因此控制地方政府隐性债务与房地产金融化是重点,财政偏紧、监管偏严,出现局部信用收缩。”华泰证券(601688,股吧)研究所副所长张继强对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表示,“7月政治局会议召开在即,需关注其对宏观判断和政策取向,下半年政策组合可能表现为货币微调、财政政策温和。”

难言全面宽松周期到来

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上半年国内生产总值532167亿元,同比增长12.7%,两年平均增长5.3%。横向对比来看,这一增速在全球经济体中名列前茅。诸多市场机构预计全年增速将在8.5%左右,因此完成全年6%的目标增速并没有问题。

7月12日召开的经济形势专家和企业家座谈会表示,当前经济运行稳中加固、符合预期,就业形势向好,经济发展动力进一步增强。但国内外环境依然错综复杂,不确定不稳定因素较多,特别是大宗商品价格大幅上涨抬升企业成本,中小微企业困难较大。会议提出,要统筹今年下半年和明年经济运行,着力保持在合理区间。

一般而言,高层年中会议大多仅部署下半年经济工作,因此“统筹今年下半年和明年经济运行”的提法显得较为特别。此前,6月9日召开的主题为部署“十四五”重大工程项目的国常会也表示,要加强前期工作,科学制定实施方案,合理把握今年明年投资力度。

由于去年经济增速前低后高,相应地下半年基数较高,因此今年季度经济增速将呈现前高后低的走势:一季度同比增长18.3%,二季度增长7.9%,市场预计四季度增速可能回落到5%-6%,今年底明年初的稳增长压力将会加大。

“最近一年,出口和地产火热拉动国内经济迅速恢复,但近期居民信贷见顶与出口订单下滑预示两大动能将衰减。‘要统筹今年下半年和明年经济运行’,意味着政策要为明年的不确定性留子弹,还难言全面宽松周期到来。”张继强称。

货币政策方面,7月15日央行全面降准0.5个百分点超出市场预期,因为经济增速并不差且PPI高企。央行称,此次降准主要用来置换MLF及应对缴税,银行体系流动性总量仍将保持基本稳定,因此降准是货币政策回归常态后的常规流动性操作,稳健货币政策取向没有发生改变。

“降准还不能解读为宽松周期开启。降准是量的层面调整,但央行近期一再重申‘看价不看量’,政策利率的变动是更值得关注的信号。”张继强称,“面对不确定性,还需‘留好子弹’。因此三季度继续降准概率小,但四季度MLF到期量大,如果出现经济增速下滑或债务爆雷等情况,再次降准的概率不低。”

财政政策方面,上半年专项债发行较为缓慢。Wind数据显示,截至6月末,今年新增专项债发行约1万亿,仅完成全年额度的27%,而往常进度达到六成左右。

“因为今年稳增长压力不大,所以专项债也不着急发,更加注重项目质量,下半年估计也不会加快,甚至可能把部分专项债额度结转到明年发行,体现今明两年统筹的要义。”东部省份某地市债务处人士对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称。

张继强认为,加强规范是上半年发行缓慢的重要原因,缺好项目是长期问题,下半年恐难显著改善,财政政策发力预计温和。财政部明确放宽专项债发行时间约束,国家发改委要求把明年的项目储备工作提前至当下,说明专项债重心已经放到明年。

积极布局跨周期调节

前述经济形势专家和企业家座谈会还提出,要立足当前,着眼长远,做好跨周期调节,应对好可能发生的周期性风险。

“跨周期调节”和“逆周期调节”相对应,二者存在区别:逆周期调节,指在经济下行时宏观经济政策宽松,经济上行时宏观经济政策收紧,以避免经济波动太大,但往往会带来一些副作用,比如宽松期积累泡沫化风险、收紧期风险被刺破。而跨周期调节,意味着放松时不过松,收时不过紧,把政策评估期从短期扩展为中长期。

此次“周期性风险”的提法更为市场关注。“跨周期可理解为关注下半年,甚至明年的经济下行压力,视角更长,未雨绸缪。更需关注的是,‘周期性风险’这一新概念是否也会在政治局会议中提及。若7月政治局会议对于经济形势的判断是要应对‘周期性风险’,其对政策周期的指向是明显的,就是应对经济下行压力将重新成为政策层关注的要点。”华创证券首席固收分析师周冠南表示。

理论上,周期性风险可以是周期性增长下行风险,比如出口增速、经济增长下降;也可以是经济增速回落带来的风险,比如债务违约、失业增加等。

“周期性风险在国内的体现,短周期或为经济下行压力、中周期或为持续累积的债务压力及债务化解过程中的信用风险暴露。”开源证券首席经济学家赵伟称,“跨周期调节应对周期性风险,意在熨平经济短周期波动的过程中,更加注重前瞻性、持续性和结构引导。”

地产调控不存在放松的可能

房地产此前一度成为宏观调控的重要工具,经济下行压力加大时就会适度放松。当前因为预期明年经济会面临较大的下行压力,因此有市场人士猜测房地产市场是否存在放松的可能。

回顾来看,今年4月政治局会议延续“房住不炒”的提法,聚焦“学区房”问题,一线城市对此已经有所反应;去年末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所确定的“发展租赁住房、共有产权房”等保障房的政策方向仍在延续。

7月22日召开的房地产市场调控工作电视电话会议提出,坚持房子是用来住的、不是用来炒的定位,不把房地产作为短期刺激经济的手段,全面落实稳地价、稳房价、稳预期的房地产长效机制。

具体而言,要牢牢抓住房地产金融这个关键,严格房地产企业“三线四档”融资管理和金融机构房地产贷款集中度管理。要加快完善“稳地价”工作机制,优化土地竞拍规则,建立有效的企业购地资金审查制度。

这次会议对金融调控手段要求严格执行,房地产金融调控体系应该已经完备。但是对于土地竞拍制度要求“优化”,也即还需要进一步改进,其中特别提到“购地资金审查制度”,对地产商而言这是进一步收紧的信号。

“预计政治局会议对于房地产调控的定调不会改变,当前央行宏观审慎管住房地产金融,各城市落实主体责任管住房地产调控,加大政策保障房建设的总体政策格局大概率仍将延续。”周冠南称。

贷款政策影响不大,“三道红线”威力不小

银行 房地产 贷款集中度政策出台后, 华泰证券 ( 601688 , 股吧 )发布的一份行 研报 告点评称: 该政策对于融资总量影响有限。对于房地产融资绝对值来说,宏观政策下贷款总额增速的影响占主导。

该报告还提到,即使在不考虑贷款总额增速的前提下,若未超标银行房地产开发贷、个人购房贷维持2019年相对贷款总额的增速,由于银行有2至4年调整期,2021年开发贷、按揭贷款总额较2020年中期的收缩幅度仅约为0.4%-0.9%,影响有限。

在采访中,另一位券商分析师的判断与华泰证券一致。 该分析师对36家上市银行估算得出,所有未达标银行需压降的房地产贷款总额约为7000亿元,而按照比例上限测算,所有达标银行仍有20000亿至30000亿元富余额度可使用。据这位分析师估算,在房地产整体开发资金中,压降贷款额度占比不到10%,影响有限。

房企的融资压力主要来自“三道红线“政策。过去半年间,该政策影响已经显现。

据贝壳研究院2020年房企融资年报,这一年房企境内外债券融资总规模虽再创历史新高,但增幅较2019年同期下降了10个百分点。而2020年月度数据更清晰地反映了“三道红线”的威力。“三道红线”传言在8月出现。8月之前的每一个月,比起当月到期债务总额,新发债总额一直更多,而在8月后,新发债总额始终更少。

贝壳研究院预计在2021年, 因为海外疫情防控前景不明,经济不确定性强,国内又有融资新规限制,全年房企融资规模将处于低位。

2021年首月的债市融资情况,的确如判断所言,不容乐观。受春节假期影响,2021年1月比去年同期多出一周交易日,但房企发债规模却不及上年同期。新年首月为传统发债 高峰 ,其数据具有一定指向标意义。

屋漏偏逢连夜雨。1月, 华夏幸福 ( 600340 , 股吧 )(600340.SH)爆发债务危机,据其公告,已有52.55亿元债务逾期,正向河北省、廊坊市两级政府寻求支持。前述券商人士认为,华夏幸福的信用危机将打击全行业,尤其是民营企业的发债前景。

与低位融资对应的是高额的到期债务。 据贝壳研究院计算,2021年,房地产全行业到期债务总额将首破万亿大关,达到1.2万亿的规模,同比增长36%。而房企债券发行周期多为3-5年,这意味着要到3-5年后,到期债券金额才会有实质性降速,房企面临沉重的现金流压力。

新年首月债市的分化情况也值得关注。这个月,碧桂园(2007.HK)发行了两笔共计12亿美元的票据,票面利率仅为2.7%和3.3%,两笔债期限也长,分别为5年和10年。中梁(2772.HK)也发了两笔美元债,票面利率分别高达9.5%和7.5%,且均在明年到期。

多家受访房企、市场分析机构都认为,在新的一年,房企融资成本、融资难度将依据其财务、信用情况,出现两极分化趋势。一位前二十强房企管理人员认为,“三道红线”标准出台后,将成为普适的借贷信用参照。 这也是哪怕“三道红线”不扩围,仍将影响全行业的原因之一。

境内融资成本也会因企业性质存在一定结构性差异。据贝壳研究院2020年数据, 与央企、国企相比,非央企国企的境内平均票面利率高了近1.5%。

证监会深夜发什么重磅?

20日晚间22:39分,证监会发布《证券期货经营机构私募资产管理业务管理办法(征求意见稿)》,市场迎来第三份资管规则。

昨天(7月20日),先是银保监会发布《商业银行理财业务监督管理办法(征求意见稿)》,接下来是央行也发布了《关于进一步明确规范金融机构资产管理业务指导意见有关事项的通知》。至此,央行、银保监会、证监会的资管规则已全部出齐。

这给市场吃了颗“定心丸”,将此前的预期和困扰等不确定因素变成了确定:一方面,允许发行老产品投新资产、明确公募产品可以适当投非标以及估值方法上的适当妥协,都释放了利好信号;另一方面,严禁期限错配、严禁开展资金池业务以及打破刚性兑付,去杠杆防风险仍为主题。政策并非大放松更不意味着完全转向。

新规将影响到全市场近47万亿资金规模,市场人士预计新规细则出台有助于新产品的加速推出,理财产品规模的下行势头也有望改善。同时,新产品的加速推出有助于改善股票市场和债券市场的流动性。

证监会明确资管业务十大变化

具体来看看证券期货经营机构私募资管业务的哪些重要变化。

一是统一证券公司、基金管理公司、期货公司及其子公司等各类证券期货经营机构私募资管业务监管规则,消除监管套利,所有从事私募业务的证券期货经营机构都要经过批准,原先期货资管子公司是协会备案的,应该会进行调整。

二是允许投资非标资产。因此券商应该可以投资非标,期货公司原来不可投资非标,现在应该也不可以,基金公司母公司与子公司因为有禁止同业竞争的要求,因此可能维持原状,而且母公司专户还有其他禁止性规定。

三是投资非标要求设置专岗负责投后管理,信息披露。杠杆率完全适用资管新规的杠杆率,包括分类标准,所以此前混合类1:1的杠杆率现在放松到2:1;此前私募股权2:1的杠杆率,现在需要执行1:1。

四是业绩报酬不能超过60%,资管新规表述是可以收取合理的业绩报酬。

五是双20%的限制要求,相比公募的双10%稍微放松一些。但此项规定属于全新规定。而且这里不局限于证券,包括非标也受20%限制。专业投资者且体量在3000万可以例外,上层资管计划进行一层嵌套情况下,是否会穿透识别这里20%有待确认。

六是允许自有资金参与资管计划,但份额不超过20%。这个和当前券商的风控指标基本一致。机构极其下设机构(含员工)自有资金投资占总份额不超过50%;但和银保监会比差异明显,银保监会禁止银行自有资金参与银行理财。

七是开放式私募资产管理计划,开放推出期内,需要不低于10%比例的资产为7个工作日可变现资产,进一步对私募资产管理计划的流动性进行设限。银保监会的要求开放式理财产品(包括公募和私募)应当持有不低于该理财产品资产净值5%的现金或者到期日在一年以内的国债、中央银行票据和政策性金融债券。

八是就关联交易做了详细规定。分为两种情形进行了规范,一是如果是投资关联方发行或承销的证券,可以做,但需要建立防火墙,防范利益冲突;二是不得为关联方提供融资(证券之外的融资,比如非标债权、非上市股权、股票质押等);银保监会规定:商业银行不得以理财资金与关联方进行不正当交易、利益输送、内幕交易和操纵市场,包括但不限于投资于关联方虚假项目、与关联方共同收购上市公司、向本行注资等;相对并没有完全禁止提供其他形式的融资。

九是不得随意创设收益权。这意味着只能法律法规明确的收益权才是合规,对行业的惯例影响非常大。

十是强制托管。原则规定了强制独立托管的要求,同时考虑到单一资管计划的特征,允许委托人与管理人约定不作独立托管,但要双方合意并且充分风险揭示。

一行两会对资管业务的细化安排全部出齐,一起看看有哪些关键点?

关键点一:降低理财产品购买门槛等利好银行

此前发布的资管新规对合格投资者进行了更严格的限定,本次发布的《办法》征求意见稿将单只公募理财产品的销售起点由目前的5万元降至 1 万元,降低了理财产品购买门槛,有助于提高理财在投资者资产配置中的相对吸引力,扩大银行理财客户范围、吸引资金流入理财资金池,缓解商业银行的负债端压力。

关键点二:公募资管产品可投非标和股票

公募资产管理产品除主要投资标准化债权类资产和上市交易的股票外,还可以适当投资非标准化债权类资产,但应当符合关于非标投资的期限匹配、限额管理、信息披露等监管规定。在过渡期结束后,对于因特殊原因而难以回表的存量非标债权资产,以及未到期的存量股权类资产,经报监管部门同意,商业银行可以采取适当安排,稳妥有序处理。

华泰证券(601688,股吧)宏观研究李超认为,这给了银行处理此类资产更大的空间,对于无法回表的长久期非标债权类资产来说,银行不必要发行对等久期的理财产品来对接,同时也解决了一些股权投资确实无法满足表内监管要求无法回表的问题。这降低了市场对理财细则可能冲击市场的担忧,对银行形成实质性利好。

中金固收分析师张继强表示,实践当中,很多公募新产品报备的过程中,不批准其买入非标。当下,在防风险、去杠杆的过程中,资管新规等政策导致了较大的融资渠道缺口。而就算是海外市场,其实资管产品也可以投资一定的另类资产。因此,正视现实,疏导堵并重可能是更好的处理方案,有助于减轻理财面临的转型难度。

金融监管研究院院长孙海波表示,未来公募产品可以自行设定投资非标,只需要保留5%的现金或利率债。这点是和过去三个月整个市场的预期差异较大,也是为了防范接下来社融进一步塌陷的最核心的举措。一家银行发行的理财仍然受限于总量4%和35%的比例限制,但单个公募产品投非标比例没有设限制,大幅度提供了公募投非标的可行性。未来成立资管子公司的商业银行,其子公司的投资非标比例限制会另行规定,这里延续的4%和35%仅仅适用于尚未成立资管子公司的商业银行。

在中原银行首席经济学家王军看来,尽管理财产品可以投一部分非标,但是投资比例仍有较强限制,在期限匹配和集中度也有具体要求。因此从这一点来看,利好其实有限。他表示,资管新规大的原则和方向没有变,监管层整治理财市场乱象的决心没有变,银行业面临的未来激烈竞争的格局没有变。

关键点三:金融机构可以发行老产品投资新资产

过渡期内,金融机构可以发行老产品投资新资产,优先满足国家重点领域和重大工程建设续建项目以及中小微企业融资需求,但老产品的整体规模应当控制在《指导意见》发布前存量产品的整体规模内,且所投资新资产的到期日不得晚于2020年底。

张继强认为,金融机构可以发行老产品投资新资产是重大放松。银行理财面临的问题无非是老产品如何化解,新产品如果启动。但这里没有提出新产品的类似,不过根据国家重点领域和重大工程建设续建项目,似乎非标也算在其中。凡事带上中小微企业融资需求显得正义感、合理性高多了。

孙建波指出,这里新资产不局限于标准化资产,从通知的表达含义看包括非标资产。也就是只要总得非标资产规模不增加,且新增非标期限不超过2020年底,就可以在老资产池中新增加非标投资。这也是对过渡期相对最宽松的解释口径。

关键点四:公募理财产品可投资股票型基金

同时按照分类管理的原则,资管新规已经明确了公募产品可投资股票。现行银行理财业务监管制度规定公募理财产品只能投资货币型和债券型基金,新规放开了相关限制,允许公募和私募理财产品投资各类公募证券投资基金。这意味着,公募理财产品也可以投资股票型基金。

一位市场人士表示,实际上,此前私募理财产品和公募理财产品也是可以投资于公募证券投资基金的,这一点并没有实际的变化。而从占理财产品净资产的比例来看,相比过去反而收窄了,“在实际操作中,过去银行公募理财产品可以通过委外渠道,让产品的管理人配置股票基金,比例上不超过净资产的20%。”

以前银行公募理财产品配置股票基金需要信托或者券商通道,现在至少从字面上看,银行理财可以直接投资股票基金了。

关键点五:类货币理财允许使用摊余成本法

要求理财产品坚持公允价值计量原则,鼓励以市值计量所投资资产;但允许符合条件的封闭式理财产品采用摊余成本计量;过渡期内,允许现金管理类理财产品在严格监管的前提下,暂参照货币市场基金估值核算规则,确认和计量理财产品的净值。

同时,允许金融机构发行半年期定开产品,此类产品只要底层资产久期不超过封闭期1.5倍就可以用摊余成本法,孙建波认为这是对整个资管新规关于标准化产品市值法估值最大的让步。

孙建波指出,开放式产品中允许银行发行现金管理类产品,且允许此类产品用摊余成本法进行估值,额外配以影子定价。但并没有明确影子定价和摊余成本法之间的偏离度是多少,如果超过偏离度如何处理。投资范围也没有明确限制在证监会的货币基金范围。

李超表示,过渡期类货币理财允许使用摊余成本法有望降低其净值的波动,能够增大其吸引力,有助于银行吸收货币理财产品。

中信证券(600030,股吧)明明对资管新规补充《通知》点评称,此次《通知》规定,在过渡期内,封闭期在半年的定期开放式产品投资以收取合同现金流量为目的并持有到期的债券,可使用摊余成本计量,但定期开放式产品持有资产组合的久期不得长于封闭期的1.5倍。相关举措将大大缓解商业银行在过渡期内负债流失压力。此外,监管层为了进一步降低商业银行的负债荒局面,加速了银行的现金管理类产品对货币基金的替代过程,同意该类产品参照货币市场基金的“摊余成本+影子定价”方法进行估值,因此,预计未来货币基金规模将会进一步收缩。

关键点六:鼓励非标回表

央行通知明确鼓励非标资产回表,包括期限特别长的PPP,其他明股实债,或者其他非标回表障碍有:资本充足率、单一授信集中度、MPA打分受影响、狭义贷款规模不够等。

孙建波认为,央行的通知预示着未来回表都将会进行特殊化处理,至少从监管指标上扫清非标回表的障碍。目前很难判断具体采取哪些更多措施鼓励非标回表,预计至少上述4项措施可能会考虑。

关键点七:打破刚兑,强调买者自负卖者有责

新规规定,商业银行接受投资者委托,按照与投资者事先约定的投资策略、风险承担和收益分配方式,对受托的投资者财产进行投资和管理的金融服务,商业银行按照约定条件和实际投资收益情况向投资者支付收益、不保证本金支付和收益水平的非保本型理财产品。同时实行净值化管理。

同时,证监会也要求卖者尽责、买者自负,经营机构勤勉尽责,坚持客户利益至上。审慎经营,确保业务开展与资本实力、管理能力及风险控制水平相适应,创新活动须依法进行。禁止刚性兑付。

普益标准最新发布的研究报告指出,一旦“刚兑”产品大量退出市场,因青睐“刚兑”而选择银行理财的客户,此后很可能会转移至其它更具投研能力的资管机构。在资管行业竞争加剧的大背景下,未来银行资管将不得不重视客户需求分析,并基于客户的不同需求,研发与之需求相匹配的不同类型理财产品。

该报告指出,当前银行理财客户呈现三大需求特征,从流动性需求看,流动性越强,客户对收益的要求越低,在流动性需求愈发强烈的背景下,类货币基金产品或将成为市场主流;从投资规模需求看,低门槛产品仍是市场主流;从风险偏好需求看,受资管新规影响,投资低风险产品的客户将逐步分流至其它领域。

关键点八:最严穿透标准,去杠杆仍是主线

银行业监督管理机构依法对商业银行理财业务活动实施监督管理。银行业监督管理机构应当对理财业务实行穿透式监管,向上识别理财产品的最终投资者,向下识别理财产品的底层资产,并对理财产品运作管理实行全面动态监管。

同时,在打破刚性兑付的同时,理财业务监督管理办法还坚持了资管新规的解决期限错配、去除资金池运作和解决多层嵌套等原则,是资管新规的延续。

李超认为,目前市场部分投资者认为中美贸易摩擦和我国经济增速下行背景下金融去杠杆存在边际缓和概率,此时出台理财业务管理办法意味着金融去杠杆仍在途中。

孙海波表示,从银行理财的角度来看,已经逐渐形成有效闭环,从2017年5月开始对资产穿透登记的要求到2018年10月起登记投资者信息,银行理财登记托管中心对银行业金融机构发行的理财产品信息、投资资产信息、理财投资者信息以及理财从业人员信息等内容进行登记,已经初步实现了理财产品的全国集中统一登记和“全流程、穿透式”的产品信息报送,实现了覆盖理财产品上下游、全生命周期的监管。

穿透是未来监管严查的重点,基础设施的前期布局已经将系统基本落地完成,将会作为日后针对商业银行理财业务进行监管处罚的尚方宝剑。近期北京银监局对辖内两家信托公司开出罚单。就是针对“向上穿透违规”和“向下穿透违规”的两个案例。

银保监会至此开始执行史上最严的穿透标准,甚至比证监会此前的标准更加严格!

关键点九:设置了过渡期,作“新老划断”柔性安排

关于过渡期的时间区间,自该办法发布实施后至2020年12月31日。过渡期内,商业银行新发行的理财产品应当符合本办法规定;对于存量理财产品,商业银行可以发行老产品对接存量理财产品所投资的未到期资产,但应当严格控制在存量产品的整体规模内,并有序压缩递减。

同时,商业银行应当制定本行理财业务整改计划,明确时间进度安排和内部职责分工,经董事会审议通过并经董事长签批后,报送银行业监督管理机构认可,同时报备中国人民银行。银行业监督管理机构监督指导商业银行实施整改计划,对于提前完成整改的商业银行,给予适当监管激励;对于未严格执行整改计划或者整改不到位的商业银行,适时采取相关监管措施。过渡期结束之后,商业银行理财产品按照新规进行全面规范(因子公司尚未成立而达不到第三方独立托管要求的情形除外),商业银行不得再发行或者存续不符合新规规定的理财产品。

证券期货经营机构私募资管业务在有序压缩存量尚不符合新规规定的产品整体规模的前提下,允许存量尚不符合新规规定的产品滚动续作,且不统一限定整改进度,允许机构结合自身情况有序规范,逐步消化,实现新旧规则的平稳、有序衔接。过渡期结束后,对于确因特殊原因难以规范的存量非标准化债权类资产,以及未到期的存量非标准化股权类资产,经证监会同意,采取适当安排妥善处理。

李超团队分析,商业银行未按每年三分之一进行硬性规定,而是允许银行结合自身实际情况,按照自主有序方式制定本行理财业务整改计划,经董事会审议通过并经董事长签批后,报监管部门认可。这种方式更有利于银行根据自身情况,稳妥安排老产品,有序发行新产品。另外,对于提前完成整改的银行,监管部门给予适当监管激励,而对于未严格执行或者整改不到位的银行,则适时采取相关监管措施。这表明新规的灵活调整并不意味着彻底的放松,监管部门在监督指导方面同样是奖惩分明。

关键点十:影响全行业47万亿资金

根据银保监会公布数据,截至6 月末,银行非保本型理财产品余额为21 万亿元,环比 5月末下降1.18 万亿元,同业理财规模和占比也持续下降。

截至2018年6月,证券期货经营机构私募资产管理业务规模合计25.91万亿元,其中证券公司及其子公司约 14.92万亿元,基金公司及其子公司约10.83万亿元,期货公司及其子公司约1600亿元。

这意味着此次新规将对47万亿元的资金市场产生影响。

央行相关人士明确表示,此次对资管新规的突破或修改,不是“大放水”,而是明确资管新规执行中的一些模糊认识,对金融机构存在疑惑或把握不到位的具体细节,进行详细解释和说明。

也有市场人士分析,资管新规的大方向和主要精神没有改变,要保持政策执行的稳定和定力的决心没有变,但是由于多种因素的影响,市场环境也发生较大改变,执行过程中也出现过严的现象,因此监管从实际出发对细节做了一些明确,在大环境面前既要保持定力又要把握节奏和力度。

“过渡期内,有些金融机构在整改过程中特别着急,恨不得一年就到位,但是投资者需要逐渐适应,新产品的开发设计也需要时间。因此,监管政策要为新产品发行创造有利环境,以确保新旧交替过程中产品能够顺利发行,实现平稳过渡。”一位资深业内人士表示,“对于过渡期结束后由于特殊原因而难以回表的存量非标资产,以及未到期的存量股权类资产。新的执行通知中表示,经金融监管部门同意,可采取适当安排妥善处理的方式。这在一定程度上也减轻了金融机构的合规压力。”

兴业银行(601166,股吧)首席经济学家鲁政委表示,实际上,这些细则并非对资管新规进行了“放松”,而是为了解决资管新规过渡期内面临的一些问题。过渡期结束后,或将根据实际情况实施新的监管方法。

来源:和讯名家

从上文,大家可以得知关于华泰证劵股吧的一些信息,相信看完本文的你,已经知道怎么做了,媒市股网希望这篇文章对大家有帮助。